27
3月
印度|阿罗拉人不被困境打倒的人印度北部、东部的阿罗拉人是先进种姓,这意味着他们在社会、教育和经济上都处于优势地位,但其实他们的过去非常坎坷。他们起源于旁遮普地区,在阿拉伯人和蒙兀儿人入侵南亚大陆时,遭到残酷对待。年印巴分家期间,阿罗拉的印度教徒和锡克教徒,被迫逃离至被划为穆斯林居住地的巴基斯坦。那些刚来到印度的阿罗拉人,还要面对陌生地方其他庞大群体的威胁。但阿罗拉人不屈不挠,逆流而上,许多人在商业、教育、医学、金融、科技和政治方面都表现出色,深具影响力。最卓越的例子是曼莫汉?辛格(ManmohanSingh),他生长的家庭在逃到印度后一贫如洗,日后他却凭藉经济长才平步青云,在至年担任印度总理。他也是第一位登此高位的锡克教徒。阿罗拉人中有印度教徒、锡克教徒和穆斯林,他们以宗教包容闻名,但很少人接受基督为救主。代祷文天父,谢谢祢赐给阿罗拉人坚毅的心,在困境中仍不轻言放弃。求天父的爱向他们显现,吸引他们来倚靠主,「约瑟是多结果子的树枝,是泉旁多结果的枝子,他的枝条探出牆外。弓箭手将他苦害……但他的弓仍旧坚硬,他的手健壮敏捷,这是因以色列的牧者,以色列的磐石,就是雅各的大能者。」祈求阿罗拉人看见上帝是坚固的磐石、信实可靠的帮助者。阿罗拉人要在全能者面前谦卑,当他们身处高位面对压力时,愿他们经历如吃奶婴孩般信靠神的安息。奉主耶稣基督的名求,阿们!每日圣经原文灵修因此,我这为主被囚禁的劝你们:行事为人,要配得上你们所蒙的呼召,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竭力持守圣灵所赐的合一。弗4:1-3,新译本谦虚——我们知道axios有「相称、够重」的意思,是一个关乎「天平」的字,就是说我们行事为人必须与神儿子的行事为人相称。「配得上」的其中一个砝码是谦虚。希腊人认为谦虚是一种心理状态。但这不是圣经观点,保罗是用希伯来文思考,这字的希伯来文是ana(承受压迫),在希伯来思想中谦虚是一种行为,而非一种心态。谦虚是将自己的意愿和感受放在一边,愿意把自己放在别人的下方、听从别人、按别人要求做,好像僕人的行为。我们需要刻意成为他人的僕人,才能操练谦虚的品格,以至内心真正被转变。谦虚不是来自于一种自以为是的自我克制,而是顺服的结果。希腊世界观崇尚个人自由,所以人们会觉得谦虚和顺服好像贬低了自我。但在神的国度,顺服神的行动才会带来谦虚,谦虚是蒙召之人的特徵。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