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面的蓝字 年7月16日星期五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18
美国空军本月将派遣25架F-22隐形战机参加西太平洋的一次演习,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大规模部署。 F-22是第五代战斗机,号称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采用了隐形技术,并将机载传感器系统与机外信息系统连接起来,使其飞行员能够详细了解作战空间。 据美国空军统计,美国空军拥有大约架F-22战机,但由于维护需求,只有大约一半能够同时执行任务。因此,美国将派遣大约25%的F-22战机参加太平洋钢铁演习。 由于F-22具有躲避雷达探测的能力,因此有望成为任何冲突中最先使用的武器之一,其任务包括摧毁敌人的防空系统以及其他任务。 “美国正在积极演练在发生重大危机或战争时的部署,”澳大利亚前空军军官、现格里菲斯亚洲研究所分析师彼得?雷顿表示。
如果此次F22大规模调动部署是发生在十年前,还真得重视和认真对待!年左右,我空军的主力战机是歼11和歼10A
最先进的机型是当时还为数不多的歼11B,此时歼10B还未服役。年左右空军预警机只有4架空警,只能保持一个小方向的全天候预警能力,海军的防空驱逐舰只有6艘,C仅仅服役了两艘,如果25架F22在那个时候部署关岛,确实具有一定的“踹门”能力。
不过在10年后的今天,25架F22部署关岛对我们来说威慑力基本等于零!
7月初空军15架歼20编队在北京的庆祝仪式上划过天空,更有媒体报道:当前歼20已经部署到了空军4个作战单位,数量已经突破了架!
F22在歼20面前已经没有性能上的优势,歼20的隐身能力同样非常出色,鸭翼布局也为歼20带来了超级机动能力,此外歼20的作战半径、最高飞行速度和信息化水平均超过F22。
从规模数量上看,超过架歼20已经形成了亚洲规模最大的隐身机群.
当前美国在亚太部署的F22加F35加起来也没有歼20多,也就是说美国在该区域的隐身机机群在歼20年前既失去了性能优势又没有了规模优势。
此外,随着空警的快速量产,目前空军已经有能力在整个东南海岸线编织出一套密不透风的空中预警网络,F22隐身能力再强想穿过这个预警网也会露出蛛丝马迹!
关岛太远部署在此的F22飞不过来
另一个方面,海军已经服役的防空驱逐舰超过了30艘,几十艘防空驱逐舰可以在远海形成第一道有效的防空网,部署在亚太的F22只要飞行路线经过海上,就会处处受到牵绊,找不到一条隐蔽通道。
在中近海域,海军有上百艘新型护卫舰,这些护卫舰的防空能力虽然不及D等驱逐舰先进,但优势在于数量多,F22战斗机想要避开如此多的海上防空力节点,只能选择绕过,但F22的作战半径又是个问题。
几十架F22不是歼20的对手
F22不携带副油箱的情况下,作战半径不足0公里,而无论是关岛空军基地还是天宁岛空军基地距离我国海岸线的距离都超过2公里。即便F22中间经过一次加油作战半径也无法触及我国大陆。
也就是说部署在关岛的F22本身对我国就形不成任何实质威慑,F22想要发挥作用,必须继续前压部署在嘉手纳空军基地或乌山空军基地。这些基地虽然可以让F22发挥出作用,但距离我国太近。战时我们有一百种方法摧毁这些基地!
海上防空也是制衡F22的重要一环
F22服役之初,确实为美国空军带来了巨大的优势。不过现在,几十架F22就可以形成巨大威慑力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别说25架F22部署关岛。
即便美国空军把剩余的架F22全部集中到关岛,依然起不到什么决定性作用。
实际上F22在我歼20面前,那就是一堆破烂。
F22的皮(涂层)很贵,而且不经用。每出行一次,回来都要重新刷皮。否则,隐形能力荡然无存,跟裸奔一样
实话告诉你吧:美国人对我们的歼20,早就彻彻底底的傻眼了!
美国傻眼到了什么程度呢?......前不久,美国迫不及待地推出了它的第六代战机的设计蓝图(F22被美国称为第五代战机)。而这个蓝图,几乎原封不动就是歼20的一个翻版。这其实就意味着,美国人认为歼20已经超越了F22整整一代!
一、动力、机动性比较
上两图是中国的歼20(注意看尾焰)
下两图是美国的F22(注意看尾焰。为增加可比性,图一特选了F22突破声障时的图片。免得有人怀疑F22的红尾焰是在它不发力的情况下拍摄的)
而我国军迷在看到歼20在朱日和阅兵时的综合表现后,甚至有人断言:“F22连充当歼20的靶机的资格都不配。”
下面请看朱日和阅兵时,担任歼20梯队长的飞行员张昊,对歼20整体性能的介绍。
歼20的机动性超强,这一点在前几年的实验定型阶段,就已经得到了业内普遍认可。歼20的座舱设计是侧杆驾驶,这也就意味着这款战机已经把“常态的机体应力结构设计”定在了9个G。而9G则是其它机型的最高限度。
9G是个什么概念?就是从速度为0到超音速的加速过程只需3.5秒;汽车若加速时到了9G,它在起步阶段只需要1秒钟就可以达到时速公里,它加速到公里时速的时间只需0.3秒。
9G作用到飞行员身上,就是9个自身的重量压在身上。飞行员的体重是平时的9倍,他的感觉就是沉沉地平躺在机舱内,几乎抬不起手臂来进行前杆操作。而飞机呢?处于性能、价格、战场环境、飞行员的承受能力等综合因素的考虑,一般战机的基础设计时,是根本不考虑9G这一极限情况的。万一出现了9G的情况,一般机型差不多都会散架的。早年的F16就曾发生过数起这类事故。
尽管都同样是侧杆设计,但歼20的机动性远超F22。这一点从飞机的尾焰上就一目了然了——蓝色的尾焰是烧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
F-22战斗机装备两台F-PW-低涵道比加力涡扇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千牛,加力推力千牛,推重比超过10。相对于上一代战斗机使用的发动机,F在零件数量少40%的情况下能多输出22%的推力,并且采用了双元推力矢量技术,发动机喷口能在纵向偏转±20度,使F-22具备了极佳的机动性和短距起降性能。
从如上介绍感觉,F22的机动性够厉害了,是吗?
其实告诉您把,业内人士仔细分析后认为,F22的动力很垃圾!
F22造价太高,为了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美方对F-PW-发动机和喷管进行了改造,大幅度降低了发动机的工作温度,从而大大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并且提高了发动机的推重比。
但这种改造的缺陷也是明显的,那就是大大降低了发动机的效率,导致战机的作战半径大大降低。
我们歼20的作战半径为千米,F22的作战半径则只有千米,根源就在这里。F22的“腿”实在太短了,几乎只有歼20三分之一。
如果两种飞机发生交战,我们的歼20只需同对手多缠斗一会儿,它就会因为燃料不足而自己退出战斗。否则,就会因为耗尽燃料而坠机。
F22的双元推力适量喷管,劣势就更加明显了。方口喷管,只有上下、左右两个方向的调整。其机动性同我们所采用的轴对称适量技术相去甚远。
看看我们歼20的轴对称适量推进技术吧
、
F22和歼20,在发动机、喷管上所形成的性能差异是:
1、使用寿命:F22发动机寿命小时;我歼20WS10发动机使用寿命小时。
2、作战半径:F22,公里;歼20,公里
3、推重比:F-PW-10:1;WS:1
4、机动性:美国的双元推力适量和我歼20所采用的轴对称适量技术相比,劣势明显。
另外,航空界有句话:一代材料一代战机。
我们的歼20外观尺寸比F22大,飞机质量却比F22小。这说明我们的肯定是使用了更先进的材料。仅凭这来断定我们的歼20比F22领先一代,一点也不为过。
二航电和飞控性比较
然而,在朱日和阅兵中歼20所展示的,却不是他举世公认的超强的机动性,而是他“静如处子”的一面。别忘了,歼20梯队前面领头的,可是陆军航空兵的直升机梯队呀!超音速的重型战机竟然和直升机机群保持着“不走样的队形”......这实在是太厉害了,难怪许多军迷看到后会大呼过瘾!
这种性能的飞机,毫无疑问对飞行员的素质提出了“极限高度”的要求。稍微一不小心,就极有可能酿成惨剧,这就是高性能战机对飞行员的苛刻要求。但人必定是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的。比如在9G情况下,飞行员的手动操作,会很自然地出现失误的,一只手正常操作有9只手干扰,不出现失误才叫奇怪。
那么歼20是如何解决这类问题的?
歼20神奇的“灵境”技术
“灵境”技术,就是我们所说的虚拟现实VR。用虚拟现实VR将脑电波产生的意念同战机的飞行姿态结合起来,靠“意念”来驾驶战机,这个厉害了。只要意念确认下就执行了,头盔里有脑电波传感器,这速度比手操快多了。然而,虚拟现实VR技术,就是所谓身临其境。而这种说法对歼20的头显显示的虚拟现实VR技术还过于粗浅了。歼20中运用的这项技术,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是身临其境的感觉,更主要的是它将这项技术进行了再开发和再推动,让使用者变的更聪明,正确判断率更高、更快,这在战斗机的操控上就会有比对手更大的优势。
歼20飞行员用“意念”操控飞机。过去欧洲台风用声控,我们还羡慕呢,现在远超他们。而马伟明将军说“领先就领先美国”,这是站在事实上的概括性的总结。
张昊这段话和采访的镜头以及时长在朱日和大阅兵会后的采访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和时间段,突出了歼20在本次大阅兵中诸多装备中占据的重量。
这次阅兵,有个歼20座舱往后看的镜头,后面的歼20像贴在这架歼20的机翼上,非常稳定,其实这里面也大有文章。
采访歼十六飞行员时,歼十六的飞行员有点抱怨的说,歼十六不好稳住,老是要稳杆,就是歼十六上下跳动。
歼20飞的特别稳,没有纵向和上下的挑动。如果飞的线型抖动,就会产生多普勒现象,那还隐身什么呢?不抖不晃,这才是隐身机。
这就是控制增稳和阵风缓和功能。
而且还是低空飞,那叫一个稳,就像是动画片里的镜头。就是三机俯视镜头,懂行的应该看出端倪了,说明歼20的这两项功能边际更宽,包线范围更大。
张昊所说的“意念”控制技术其实是建立在两种先进的基本技术基础上的。
三、歼20的独特能力
歼20配备的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EODAS和电光瞄准系统EOTS。
有了这两个系统,歼20的飞行员可以在满足隐身要求,不开有源相控阵雷达的状态下实现全方位态势感知,这一组6个传感器的准球形覆盖,实现了歼20的全方位态势感知和全空间敏感。EODAS可以同时输出多个波段的高帧频图像,并通过后续图像和数据融合,将全向信息提供给头盔显示器或全景多功能显示器,呈现在飞行员面前,建立了“透明座舱”
总之一句话:您只要记住,歼20已经实现了比较成熟的意念操控,就可以了。这种技术在未来数十年内都不会处于落后的位置!
此外,关于歼20还有两个关键点:
1、歼20已经配装了中国自主设计制造的“涡扇十五高推比发动机”。张昊说的“两超”——“超音速巡航”和“超音速机动”都是用“涡扇十五发动机”独立完成的.........别以为那些喷着红火焰发动机可以在“两超”时继续保持稳定的隐身性能。说实话,它们差得太远了!
难怪张昊会自豪地说:“进入超音速,就是歼20的天下!”这句话,就是讲给那些只会吹牛、做广告的国家听的。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有灵境和意念控制;又有两超下的隐身能力,可以肯定的说,量产型的歼20绝对碾压F22和F35。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说,一架歼20打两三架F22没有一点问题。那是相当的肯定和豪迈。
2、歼20的产量已经确定为架!单机造价约为0万美元。
据传言,中国目前已经拥有了架歼20。这一点美国人恐怕是很不情愿去相信的。而由于受到高昂的价格和自以为遥遥领先的双重因素的影响,年美军就已经下令停产F22。现在的美国空军已服役的F22战机只有架(近几年摔了5架以上)。F22的平均价格约为1.7亿美元。
优化设计,减重明显,空重比F-22轻四吨!
根据成飞所报道,歼-20在设计中,采用了许多创新和技术迭代方案,从指标体系、内埋武器数量、人机工效、制造装配、试验试飞、保障模式等各个方面,航空人最终拿出了一套科学的、系统的、针对性强的符合现代作战需求的科学方案。先后以自我涅槃的精神完成了“系统革命”,实现了座舱的最佳人机工效,科学减重达千克。
本号曾经对歼-20的空重进行过推测和报道,指出歼-20空机重量被成功控制在15吨级。这远远小于公开资料显示的美军F-22战斗机19.7吨的空机重量,这使得歼-20拥有惊人的可用载荷,作战潜力大大超过F-22。
很显然,光座舱就科学减重千克,肯定是歼-20之所以实现“超轻”空重的重要一环。加上此前曾浓墨重彩报道过的先进DSI进气道减重,歼-20通过采用一系列先进的设计技术和方案,通过非常细致的优化设计和迭代,终于使得歼-20在结构设计上明显压倒了F-22。
一代材料,一代战机。
仅从歼20的空重比(身量和重量之比)就能直观看出,它实际上已经超出了F22整整一代......
。。。。。。。
朋友们,中国的歼20战斗机,已经做到了天下无敌!这是由中国强大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为保障的。
而号称是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世界老大的美国,则已经被中国远远地抛在了身后。
长按上方“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