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网络,版权由原作者所有
20世纪初,航空战理论的发展对海军的战术革新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其中又以航空母舰的运用为基础,诞生出了许多海军航空战术。航母战术系列主讲航空母舰作战的方式,原创不易呀,请各位看官多点个赞投个币,在此感谢各位了。第一期,航母的穿梭轰炸。穿梭轰炸是一种非常优秀的航空战术,可以有效的避免轰炸机的作战半径(通常轰炸机起飞进行轰炸后,折返也需要飞行一段距离,所以作战半径不等于最大航程且远小于最大航程)所带来的攻击限制,这种战术简单来说,轰炸机从空军基地起飞,轰炸第一个目标,然后继续向另一个基地行驶,加油并重新装填,然后起飞再去轰炸第二个目标,并返回自己原来的基地,就像现代的远航客机一样,从一个机场起飞直接飞到另一个机场,中途不用折返,利用可以依托的海外基地,轰炸的效率可以成倍提升。
这种战术最早被英国人采用,年6月20日,英国的轰炸机编队从多佛尔出发,轰炸了德国的腓特烈港后,直飞到阿尔及利亚的基地,并重新补给,在返回途中,顺便轰炸了意大利拉斯佩齐亚的海军基地。
年8月17日,美帝第八航空师的第四航空团,挂载副油箱,轰炸了位于雷根斯堡的梅塞施密特BF制造工厂,然后直飞到阿尔及利亚的基地,但因为维修设施差,部分飞机损毁,8月24日,维修完毕,幸存的轰炸机飞回英国,顺便轰炸了法国的波尔多。年的6月到9月美国开始对德国进行一系列针对性的战略轰炸,计划是在地中海或英国设立基地,从那里起飞轰炸机,并在苏联的乌克兰降落,因为需要苏联方面的配合,所以此次行动也被称作“疯狂的行动”(OperationFrantic)(有趣的是,美国的一架B29轰炸机在轰炸日本后被高炮击伤,选择直接飞到苏联的符拉迪沃斯托克,但被苏联直接扣押了,并仿制出了TU-4轰炸机)
穿梭轰炸战术应用最著名的战场还是太平洋的海空大战,最早提出利用岛屿对舰载机实行补给,以达到高作战半径的将军是日本的小泽治三郎,小泽是一个十分优秀的海军军官,但因为日本海军内部论资排辈的传统,没有成为联合舰队机动舰队的指挥官(当时的机动舰队指挥官是抗日名将-南云忠一),年中旬,日本高层决定孤注一掷,对美军发起大规模进攻。太平洋上的关岛,塞班岛和提尼安岛上的机场对小泽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依靠,当地存放的燃料和弹药可以大幅度提升机动舰队的作战弹性,日军舰载机在首轮攻击结束后不必返回航母,可以就近在附近的岛屿上降落,补充完毕后再返回航母,并顺道攻击美国航母。并且一旦战局不利,日军航母可以在被美军发现前就释放舰载机,然后撤离到安全地带,躲避敌军的空袭。
小泽在美军陆航轰炸机部队于欧洲战场实行的同类战术中得到了灵感,这种战术进可攻,退可守,十分优秀,可最大的问题在于,日军缺少训练和作战所需的燃料,本土的海上运输线被美军潜艇切断,一筹莫展之下,只好将舰队派往婆罗洲的塔维塔维岛进行停泊,利用当地自产的燃料进行补给,并在本土训练舰载机飞行员。虽然婆罗洲的易挥发轻质燃油为舰队提供了燃料支持,但也埋下了日后两艘日本航母因为汽油爆燃而沉没(大凤号和飞鹰号)。美军的潜艇也给这里的燃油供给造成了不小的麻烦,这带来的后果就是飞行员训练次数的减少,并且本身也是新手上天,飞行事故频发。年6月18日起,日军的9艘航母开始搜寻美军舰队,年6月19日至20日,爆发了著名的马里亚纳海战,19日下午,侦察机在东北方海里处发现了美国航母的身影。第二天凌晨3点45分,栗田健男海军中将命令前卫部队巡洋舰起飞16架水上侦察机。一小时后,又有1架水上侦察机和13架97舰攻执行第二次搜索任务。与此同时,小泽的舰队也起飞了11架二式舰载侦察机和2架水上侦察机。就这样,天还没亮,小泽已经派出了43架飞机,展开侦查活动和反潜警戒。
7点整,以2架97舰攻为前导,43架俯冲轰炸机、7架天山和14架零战组成的舰载机编队共计64架飞机从三艘轻型航母上起飞。小泽也在7点56分向第一航空战队下达了出击命令,从日三艘大型航母上起飞了48架零战、53架彗星和27架天山组成的第一编队,共计架飞机,为此队作引导的是2架天山,此外还有1架负责记录战果的彗星。在第一编队出击的同时,由城岛高次少将指挥的舰队也忙着派出舰载机,但由于天气不佳,加上飞行员技术生疏,一直磨蹭到将近9点,7架天山、25架俯冲轰炸机,15架零战才匆匆忙忙出动。就这样,第一机动舰队的首轮共出动了架飞机向美国第58特混舰队发起进攻。就在第一批舰载机距美军舰队还有海里时被列克星敦号上的巡逻机发现,美舰立即起飞45架F6F地狱猫进行拦截,但由于日本飞行员都是菜鸟,指挥官中本大尉不得不在距目标还有54海里时重新集队。就在此时,美军的地狱猫机队迎面袭来。包括中本座机在内的8架零战、32架俯冲轰炸机、2架天山被击落,冲入美军少数俯冲轰炸机飞行员则被美军新装备的VT引信炮弹炸得够呛,只有1架天山发射了鱼雷,但不幸没有命中,1架俯冲轰炸机投下的公斤炸弹给南达科他号战列舰造成了轻微的损伤。
小泽本来指望这批飞机能够瘫痪美国航母的起降能力,结果倒霉的编队损失了41架飞机,却连航母的影子都没看到。更悲剧的是大凤号的垂井明少佐,他指挥着一航战得架飞机但因为高度紧张,居然把攻击队带到了栗田部队上空,舰队的高射炮分不清敌我开始射击,当场揍下2架自己的飞机。当攻击队重新整理好队形、恢复前进时,却被外围等待多时的架地狱猫截住,32架零战、41架彗星和23架天山被当场击落,垂井本人也在此次混战中丧命。不过,仍旧有30架左右的日机拼死突入,并对美舰投下了炸弹。正午时分,2架彗星击中了邦克山号航母,黄蜂号被一发至近失弹炸伤,另有12架地狱猫在狗斗中被日机击落。
穿梭轰炸首次应用在海军战斗中可谓是出师不利,这种战术对飞行员的素质要求比较高,交战距离过远使得处于进攻位置的日军飞行员疲于奔命,对于后期素质较低的日军飞行员来说无疑增加了执行难度,最终在训练有素的美军面前沦为一群“火鸡”。穿梭轰炸战术远远超出了日军飞行员的能力,无法实现打击对手的最终目的,从战术选择角度来说,这是一种失败的战术选择。另一方面,穿梭轰炸也是一种以牺牲舰载机和航空兵为代价保全航母的战术思想。从根本上说,航空母舰只是一个作战平台,它的全部战斗力都来自于所搭载的舰载机,如果失去了舰载机的支持,航母的作战效能甚至比不上一艘驱逐舰。从马里亚纳海战来看,穿梭轰炸实际上是把大批技术不过关的飞行员送上了不归路,在美军强有力的防空体系面前撞得头破血流。舰载机消耗殆尽之后,那些存留下来的航母还有什么用呢?此外,小泽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美帝强大的工业实力,他只看到了美国对德国的战略轰炸取得了巨大战果,却没有看到两国体量间的巨大差距。现代战争不再是像过去那种只依靠一款新式武器或一次成功的战役而结束,而是在拼综合国力的总体战,当时的日本国力已经透支,工业能力明显下降,所以再优秀的战术,没有强大的工业经济作后盾,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巅峰战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