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782290.html
名中医之所以成名,一定离不开卓有成效的临床实践。这不仅仅是准确辨证的结果,还与灵活施治相关。国医大师张志远老先生以实例说明了辨证施治、灵活用方的种种效果~
1、少腹逐瘀治疗不孕
河北玉田先贤王清任虽不长于文,却属有阅历的实践家,《医林改错》所记各种处方皆从经验中来,是岐黄界公认奇人。其少腹逐瘀汤:
当归10克,川芎7克,赤芍7克,生蒲黄10克,炒五灵脂7克,肉桂3克,没药7克,延胡索3克,炒干姜1克,炒小茴香1克。水煎,分2次服。
对妇女月经延期、量少、色暗下块、痛经、子宫内膜增生流血不止,都有作用。老朽临床以之治疗不孕症,凡盆腔炎、输卵管阻塞,精卵无法相遇者,连吃15~30剂,即可解决这难题。但在用量上,常增加半倍,即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效果堪称理想。
2、通窍活血治黄褐斑
老朽验证,除肝硬化满脸黧黑外,青、壮年颜面局部晦暗,色素沉积、黄褐斑,要以通窍活血汤加减调治,常开下方:
当归10克,川芎9克,丹参12克,桂枝9克,三棱9克,莪术9克,赤芍9克,桃仁9克,红花9克,益母草9克,大黄2克,生姜15克,老葱15克。
水煎,分3次服,连续应用1个月,即逐渐消退。
3、黄元御黄芽汤应用经验
山东昌邑先贤黄元御“贵阳贱阴”学说引起后人不少争议,然其温养补正的论点则为医林所称赞。他受《伤寒论》理中丸启发,创制黄芽汤:人参、茯苓、干姜、炙甘草,单刀直入,药少而精,属代表作。
本方温中散寒、健睥益气,兼制水邪,对体虚无力、食欲低下等,有良好疗效。老朽以之治疗胃炎、消化不良、大便不实、遇冷即泻者,都有明显的疗效剂量随病况而定。
(编者注:黄芽汤之名何来?黄是土之色,中土之气,芽是一股生发之气,黄芽汤就是枢转中土,恢复中土这股生气。这个方子的方义,黄师的解释:中气之治,崇阳补火,则宜参、姜,培土泻水,则宜甘、苓。)
4、左金丸加入绿茶粉物美价廉疗效提高
左金丸为姜汁炒黄连、盐水泡吴茱萸六比一合成,偏重寒凉。
主治肝火冲肖,土被木克,胸闷、嗳气、灼心、嘈杂、泛恶、吐酸、腹痛,常用于食管炎、胃炎、十二指肠炎。
老朽经验,对肠炎热泻、结肠炎大便溏,下利脓血也有一定作用,在此基础上,加入占黄连六分之一的绿茶粉末,调理肠道炎,疗效提高,物美价廉,可随证观察。
5、八仙汤五味消毒饮合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
《产科发蒙》之八仙汤,由茯苓、白木通、土茯苓、大黄、陈皮、银花、当归、川芎组成,亦称八味带下方,适于急性盆腔炎、感染性宫颈糜烂,发热、腹痛、黄赤脓性带下淋漓不止。
老朽常以之与《医宗金鉴》五味消毒饮(银花、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紫背天葵)配合投用,收效良好。加入赤芍、牡丹皮、鱼腥草、红藤、川楝子、败酱草,增强清热、解毒、凉血之力,则功效更佳。
6、荀谷话黄连解毒汤
友人荀谷以经营药业而转医,喜研究哲学、古文,精于辨证,探本寻源。
曾说黄连解毒汤(黄芩、黄连、黄柏、山栀子)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治疗火邪、热毒充斥三焦,症见口干咽痛,身发红斑、牙龈糜烂、疮疡疔疖。
对表里实热、赤痢、青春痘、毛囊炎、七窍出血,也有理想效果。
老朽经验,火邪上冲、大便不行加大黄,名栀子金花丸;妇女功能性子宫出血暴崩证,加四物汤(熟地黄、当归、白苟、川芎),名温清饮,止血作用首屈一指。
7、古方化裁清上汤理上中焦火热
老朽临床据白虎汤、清胃散、甘露饮、玉女煎、泻黄散,拟一处方:
石膏30克,生地黄15克,黄连9克,藿香12克,山栀子9克,枇杷叶9克,麦冬9克,知母9克,黄芩9克,升麻3克,怀牛膝9克,称清上汤。
理上中二焦:宣热、泻火、消炎,通调肺胃,治疗头面烘热、口臭、颐肿、牙痛、口腔溃疡、龈破出血等症。浊邪上冲、噫气者,加代赭石15克,大黄3克,功效较好。
依据吴门叶天士先贤经验,调理肺胃、降气化浊加大枇杷叶投量,每剂开至30~40克,其力更佳。
8、活络效灵丹应用经验
张寿甫前辈活络效灵丹:
当归9克,丹参9克,乳香9克,没药9克,黄酒30毫升与水同煎,分2次口服。
治疗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形成之癥瘕积聚,腰、腹、背、膝、腿、臂疼痛,常投予痛经、关节炎、颈椎病、肩周炎、腰肌纤维炎、宫外孕、不宁腿综合征。
老朽以之治疗臂部神经痛、小腿肌肉萎缩走路酸痛,都获得不同效果,药少价廉,宜推广应用。
9、葱豉汤化裁方治感冒
民间医治外感风寒,全身骨楚、恶寒无汗、头痛、鼻塞流涕,投葱豉汤化裁方:
鲜生姜30克,大葱白30克,白菜根50克,红糖30克(冲)。水煎,分2次服,盖棉被发汗,往往一剂便愈。
对非细菌性、病毒性感冒,的确有效,老朽曾亲试之,汗后即霍然而起。若加入苏叶9~15克,功力还好。
10、薯蓣丸治疗亚健康神经衰弱
《金匮要略》薯蓣丸,医“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
组方较杂,实际以补为主,能滋阴、益气、养血、调和营卫,兼祛风、开郁、却邪,对人体有提高免疫力、抵抗力,预防外感风邪的作用,是一首良方。
目前所定剂量为薯蓣(山药)克,甘草克,当归克,桂枝克,生地黄克,神曲克,大豆黄卷克,人参克,川芎50克,白芍50克,白术克,麦冬40克,杏仁40克,柴胡30克,桔梗30克,茯苓50克,阿胶克,干姜30克,白蔹15克,防风30克,大枣枚(去核),碾末,水泛成丸,每次10克,日3服。
对亚健康、神经衰弱、久病气血未复、身体乏力、心悸、失眠、精神不振、四肢酸软、记忆状况日下,都有保健、治疗作用,比十全大补丸单纯蛮补有明显优势。
11、肝硬化用化积丹
山西太原商人魏兰谷兄介绍其家藏验方化积丹:
鳖甲克,人参50克,郁金50克,三七参60克,炒山楂30克,白术30克,川芎20克,鸡内金20克,水泛为丸,每次5克,日4服。
医肝硬化、脾大,胃与食管静脉曲张吐血,牙龈溢血。如有腹水,配合利尿剂,可获良效。
12、降糖医病益寿丹
《袖中方》为老朽所辑,载有医糖尿病一首小方,名益寿丹
由黄芪克(煮水入药),苍术克,玄参克,山药克,玉竹克,桑叶克(煮水入药),黄精克组成,水泛为丸,每次10克,日3服。
可降血糖、尿糖。长时服用无不良反应,且效果甚佳。
13、中州药吴茱萸、三元汤、五彩丸
《伤寒论》研究家临床所用吴茱萸,主要温里祛寒,与生姜配伍,治头痛、吐涎沫。老朽经验认为,本药也属中州药,对胃炎、溃疡之上腹内灼心、疼痛、酸水上泛,与黄连、小茴香同用,十分有效,称三元汤。
加制乳香、制没药,提高镇痛作用,即五彩丸的组成。
14、大黄附子配伍经验
大黄与附子互配,《伤寒论》已开先河,如大黄附子细辛汤。北京罗芷园前辈调理油气、附睾炎下坠疼痛,亦常用二者组方。
老朽师门经验,若腹有冷积,按之硬痛,大便秘结或排出不爽,习于对证方中加以上两药,附子占三分之二,收效颇好;也常在小承气汤内加人附子9~15克,寒热、攻补兼施,取得最佳的成果。
15、营养不良性水肿治以当归芍药散加味
水肿病,可由心性、肝性、肾性、贫血多种因素引起,应归档调治。老朽所言者为生活困难,偏食或食物缺乏形成的营养不良性水肿。此病除补充蛋白外,要益气生血,忌大量利尿。常投当归芍药散:
当归12克,川芎9克,白芍9克,白术30克,泽泻6克,茯苓9克,加黄芪60克,阿胶30克(冲)。
水煎,分3次服。连用15~30天,便能痊愈。也可加肉桂6克,蒸动气化,疗效更好。
本文选自《张志远临证七十年日知录》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学习和参考,并无其他目的,仅供专业中医医师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往期回顾
1.《伤寒论》方证集
2.麻黄附子细辛汤琐谈
3.经方常用药整理(一)
4.经方常用药整理(二)
5.经方常用药整理(三)
6.仲景经方10大类方方证
7.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8.经方治小儿咳嗽的经验与思路
9.经方用药的精髓
10.“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之慎用苦寒
11.经方妙义
12.谈六经辨证
13.黄煌:我临床最常用的16首经方
14.治疗寒湿温毒的5种方法
15.倪海厦:经方中常用来治疗感冒的几个方子
16.桂枝汤圆通应用
17.《古今录验》续命汤
18.麻黄汤五苓散圆通应用
19.伤寒六经开方用药
20.丹溪主上中下通用痛风方
21.经方捷径诀
22.六经症状辨证
23.伤寒精解
24.万方之祖---“桂枝汤”
25.圆运动的药性集结
26.怎样自学中医(从大处着眼)
27.临症秘要:升降出入
28.伤寒用药精法
29.伤寒相舌法
30.伤寒浮中沉三脉法
31.急性腰扭伤有的一针疗法
32.经方应用
黄煌教授《巧用葛根汤》
33.伤寒六经系统图解
34.娄绍昆:针灸入门“一夜通”(取穴精华录)
35.针灸名家承淡安先生注解的穴位歌
36.刘渡舟:治疗胃痛十二法
37.何任:《金匮要略》中关于痰饮病的二十一方
38.“脾升胃降”的精髓
39.历验不爽,唯识者鉴之nbsp;nbsp;nbsp;——江尔逊运用三仁汤心法
40.刘渡舟教授答《伤寒论》有关问题
41.面瘫治疗八法
42.张仲景治疗胸痹心痛病的选方用药
43.《伤寒论》六经治喘十一法
44.黄煌:糖尿病治疗经验
45.伤寒论图表总结
46.细说中药之“六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