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第34期
.8.24-8.30
助您快速了解海洋热点资讯!
海洋热词
数据来源于海洋类新闻网站中
近一周的词汇热度统计
快讯速览◆我国新设六个自由贸易试验区
◆自然资源部发布版标准地图◆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研讨修订两项海洋经济调查核算制度◆浙江首个5G海洋联创中心揭牌◆“大洋一号”科考船起航执行大洋56航次任务◆海上无人移动观测平台完成海试实验◆深海所组织完成南海北部(微)塑料分布调查科考航次◆“雪龙2”在我国南海开展首次深海电视抓斗测试◆中国近海综合开放夏季航次收官◆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召开委员会议◆浙江省海洋科学院迈入实体化运行◆NASA海中放探测器调查海洋如何影响融冰
◆蓝色经济大会开幕◆“中韩海洋可持续发展论坛”在青岛市举行◆中国太平洋学会第五届专题学术报告会召开◆“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标准政策制度研讨交流会”在锡林浩特市召开◆年度上海海洋大学与东京海洋大学联合研讨会举办◆教育部拟遴选建设“海洋科学”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理科基地◆“逐梦深蓝”山东·青岛海洋科学香港青年实习计划圆满完成◆第十三次APEC海洋与渔业工作组会议在智利召开◆第16届亚洲-大洋洲地球科学学会年会在新加坡召开◆BBNJ政府间会议首次进入以文本为基础的谈判阶段◆太平洋岛国将建设太平洋文化中心以宣扬海洋文化◆德国发布北极政策新指导方针◆《中华海洋文明》课程顺利开课热点新闻
HotNews
我国新设六个自由贸易试验区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总体方案》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人才管理和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赋予自贸区更大改革自主权。其中,《(山东)总体方案》指出,要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海洋强国的要求,加快推进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发展海洋经济,形成对外开放新高地。《(江苏)总体方案》提出,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实现铁路、海关、口岸等相关部门的信息互换、监管互认和执法互助。《(广西)总体方案》明确,发挥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独特优势,着力建设西南中南西北出海口、面向东盟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来源:中国海洋报)
自然资源部发布版标准地图
8月29日,测绘法宣传日暨国家版图意识宣传周主场活动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活动中,版标准地图正式上线。版标准地图共幅,包括中国地图幅、世界地图51幅、专题地图9幅。同时,为用户提供了自定义编制地图所需的3幅自助底图,包括中国地图2幅,世界地图1幅。用户可通过自然资源部网站、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地图技术审查中心网站下载这些标准地图。
(来源:自然资源报)
海洋政务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研讨
修订两项海洋经济调查核算制度
近日,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在京组织召开《海洋经济统计调查制度》《海洋生产总值核算制度》修订专家论证会。经过质询、讨论,专家一致认为,两项《制度》既符合《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办法》的规范性要求,注重了与国家、部门统计制度的衔接,也符合海洋经济发展新趋势,内容完整,表式设计科学合理,能够全面反映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基本情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同时,对两项《制度》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
(来源:中国海洋报)
浙江首个5G海洋联创中心揭牌
8月27日,浙江海洋大学与中国移动舟山分公司签署《加快推进数字校园战略合作协议》,并举行“5G海洋联创中心”揭牌仪式。这标志着浙江省首个5G海洋联创中心正式成立。根据协议,双方将积极探索“1+3+N”的建设模式,即立足教育“1”个行业,结合新区“3”大特色(智慧海洋、绿色石化、全域旅游),探索“N”个行业应用。双方将搭建合作桥梁,全面深入开展合作,加强新技术应用,着力打造5G+海洋生态链。
(来源:中国海洋报)
海洋科技
“大洋一号”科考船起航
执行大洋56航次任务
8月28日,“大洋一号”科考船从位于青岛的自然资源部北海局科考基地码头起航,前往西北太平洋执行中国大洋56航次科考任务。此次科考为期50天,航程约海里,预计10月16日返回青岛。本航次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海龙三号”遥控无人潜水器和“翼龙”号水下滑翔机等装备,重点在西太平洋我国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的富钴结壳勘探合同区及邻近海山开展生态系统和环境调查,以推动西太平洋海山区环境管理计划(REMP)的实施。为落实共同推动西太海山环境管理计划的倡议,本航次邀请了2名日本海洋生物学家、1名俄罗斯海洋地质学家参加海上调查。这是该区域承包者之间首次开展实质性海上合作调查,将为今后推动该区域更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来源:中国海洋报)
海上无人移动观测平台完成海试实验
近日,由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课题“海洋油气工程环境保障潜水器组网作业示范”在大亚湾核电站附近海域完成海试。主要实验内容为测试和利用最新研发的海上无人移动观测平台,在大亚湾核电站附近海域进行水文和生物参数观测,旨在为沿海核电站提供环境保障和异常预警的方法技术。
(来源:中国海洋报)
深海所组织完成南海北部
(微)塑料分布调查科考航次
8月27日上午,由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深海地质与地球化学研究室组织实施的“南海北部(微)塑料分布调查科考航次”顺利结束,返回三亚。此次科考历时6天,总航程约公里。航次采用箱式取样、大塑料拖网和微塑料过滤手段,对海南岛东部及广东南部大陆架和大陆坡海域进行科学考察,以了解该区域表层水体和沉积物中(微)塑料的类型、分布及丰度;此外还利用激光腔衰荡光谱仪,对该海域表层水体中溶解的温室气体(CO2和CH4)浓度及C同位素特征进行了走航式观测。本航次研究将对我国经济发达地区邻近海域中(微)塑料的丰度和分布情况进行评估,有助于推动今后深入开展南海人类污染物排放研究和制定相应的环保措施。
(来源: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雪龙2”在我国南海
开展首次深海电视抓斗测试
8月24日,“雪龙2”号在我国南海开展首次深海电视抓斗测试。该船配备的电视抓斗是一套现代化技术集成度高、使用灵活方便的观测与采样系统。电视抓斗不仅可以采集大量的样品,也可用其观察海底地质沉积形态和活动状态,周围生物群落的形态、分布特征,有助于解决以往深海取样位置不准、海底环境不清等问题,可为开展海洋生物和生态、资源环境等多领域研究提供大量的样品、数据和资料。
(来源:中国海洋报)
中国近海综合开放夏季航次收官
近日,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组织实施的“年度中国近海综合开放航次——夏季航次”圆满收官。本航次围绕南黄海、长江口海域资源与环境主要科学问题,聚焦黄海冷水团、长江口低/缺氧区2个典型生态区,开展了水文、化学、生物、底/地质过程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调查与研究。针对黄海海域,本航次运用多种稳定同位素技术和复合研究手段,明确黄海冷水团海域水文、化学、生物和底质等环境因子的时空结构/格局及耦合机制,揭示冷水团海域生源物质化学计量平衡及其生态响应的关系,丰富了对冷水团边界锋面系统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生态学功能的认识。针对长江口海域,本航次为高分辨率地刻画夏季三维低氧水团的精细化特征,分析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低氧发生区的水文动力环境,探讨低氧区和非低氧区物理-生物地球化学特征的迥异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来源:中国海洋报)
海洋研究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
广东省实验室召开委员会议
8月27日,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广州召开,学术委员会成员陈宜瑜、秦大河、潘德炉、康玉柱、张偲、丁德文、金庆焕、陈勇、陈晓非、杨志峰、杨经绥、徐义刚、蒋兴伟、孙金声等14位两院院士和香港科技大学教授钱培元等共25位专家出席会议。广州市市长温国辉出席会议并为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学术委员会研讨了实验室定位与规划发展方向,审议了实验室首批6个重大专项的立项材料,原则通过了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学术委员会章程。
(来源:中国海洋报)
浙江省海洋科学院迈入实体化运行
8月29日,浙江省海洋科学院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杭州召开,标志着浙江省海洋科学院迈入实体化运行轨道。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浙江省海洋科学院章程》《浙江省海洋科学院发展规划》和《浙江省海洋科学院年工作计划》,李家彪院士被聘为海洋科学院首任院长。浙江省海科院是按照国家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要求建立的具有更大科研自主权、以知识价值和创新能力为导向的新机制改革试点单位,由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和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共同管理,旨在推动海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支撑海洋综合管理、推进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开展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更好地服务支撑浙江省海洋强省战略和海洋经济发展。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NASA海中放探测器
调查海洋如何影响融冰
近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3名科学家搭乘飞机,准备在格陵兰海中放置探测器,调查海洋暖化如何造成该地区融冰加速,并引发海水上升。这3人是NASA喷射推进实验室(JPL)“海水融化格陵兰”任务成员,计划在这座大岛的4个夏季时期放置探测器,收集海洋如何造成快速融冰的线索。据悉,格陵兰有3/4被北极海围绕,并有85%被冰覆盖,如果冰层完全消失,全球海平面将升高7米。北极地区暖化速度是全球平均值的2倍,这让资源丰富的丹麦属地格陵兰变成气候研究的重要地点。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学术论坛
蓝色经济大会开幕
8月29日上午,蓝色经济大会暨海南“一带一路”渔业合作推介会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会议主题为“开启蓝色经济新时代,共谋绿色发展新未来”。为期三天的大会将通过主题论坛、平行分论坛、闭门研讨会,海南“一带一路”企业推介会,蓝色经济博览会等多种形式,共同探讨海南以及全国的蓝色经济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实现路径,搭建平台、加强合作,促进海洋产业、现代渔业的创新升级。开幕式上,海口市政府和山东省海洋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共建现代渔业产业园区、中国蓝海研究中心和滨海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联盟、海洋文化旅游朋友圈。山东省也将积极推动海洋和渔业发展领域的总部型、龙头型和创新型企业入驻海南。此次举办的蓝色经济博览会完全向公众免费开放。博览会设置国家产业馆、现代渔业展区、海南渔业成果展区、蓝色经济成果展区、海洋经济示范展区、涉海科研机构高校展区、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展区七大主题特色。
(来源:海南日报)
“中韩海洋可持续发展论坛”
在青岛市举行
8月27日-28日,“中韩海洋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论坛主题为“海洋与海洋观测技术”,来自中国、韩国的余名科研工作者、海洋产业的企业代表与会。本届论坛由中国科协国际部指导,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韩中科学技术合作中心、山东省科协、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韩海洋科学共同研究中心等单位主办,旨在打造国际民间科技人文交流平台,促进中韩在海洋领域开发与治理方面的合作。论坛吸引了中韩两国海洋领域顶尖科学家的参与,对两国增进了解、找到合作机会、建立合作平台具有重要作用。
(来源:中国海洋报)
中国太平洋学会
第五届专题学术报告会召开
8月22日,中国太平洋学会第五届专题学术报告会在山东威海举行,中国太平洋学会会长张宏声,山东省海洋局局长宋继宝、威海市副市长高书良出席报告会。学术报告会以“海岛经济发展现状与未来”为主题,学会理事、各分支机构代表以及来自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共同研究探讨海岛经济发展的新技术、新模式和新动力,助力海岛资源合理利用和海岛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此次学术报告会回顾展望海岛保护与利用状况,展示了新技术新成果,对于发展海岛经济具有积极作用。
(来源:中国海洋报)
“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标准政策制度研讨交流会”
在锡林浩特市召开
8月28日,由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联合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国海洋学会、中国太平洋学会共同举办的“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标准政策制度研讨交流会”在锡林浩特市召开。来自学会、协会团体会员单位的相关科研院所、涉海高校、企事业单位近70名人员参加会议。议邀请了中国标准化协会团标部主任赵临斌作了“新《标准化法》下团体标准的发展”报告,邀请了中国社科院蓝迪国际智库质量发展总协调机构执委主任谭晓东作了“质量基础(NQI)促进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实践”等专题报告。会议紧扣国家标准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结合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服务支撑科技兴海需要,立足海洋领域标准化工作等特点加以政策解读、专业传授、观念引领。
(来源:中国海洋学会)
年度上海海洋大学与
东京海洋大学联合研讨会举办
8月24日,以“深海?南北极海域的研究现状和展望”为主题的年度上海海洋大学?东京海洋大学联合研讨会在上海海洋大学举办。研讨会共分4个主题,主要针对深海与深渊生物研究进展以及前景、南大洋生物与生态研究进展、南极物理环境与海洋学研究进展、北极海冰与海洋酸化研究进展等方面展开。本次联合研讨会聚焦深海与极地研究,两校在这些领域均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也形成了有一定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本次联合研讨会不仅为两校科研人员开展进一步的国际合作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而且更加巩固了两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同时也促进了双方师生相互理解。研讨会上,中日双方展示各自的创新成果、分享探索经验,这必将为深海、极地的可持续利用做出共同努力和积极贡献。
(来源:上海海洋大学)
海洋教育
教育部拟遴选建设“海洋科学”等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理科基地
8月29日,教育部发布通知,—年拟遴选建设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包括个左右的理科基地、60个左右的文科基地以及10个左右的医科基地。基地将着力培养未来的杰出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医学科学家。年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包括海洋科学在内的17个类别,计划建设个基地。目前已启动高校申报,符合条件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可以申报。
(来源:教育部)
“逐梦深蓝”山东·青岛海洋科学
香港青年实习计划圆满完成
8月29日,“逐梦深蓝”山东·青岛海洋科学香港青年实习计划活动圆满完成,结业典礼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举行。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山东省、青岛市台港澳办、香港海洋公园公司、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等单位领导、实习导师代表及16名来自香港各大高校学生近50人参加结业典礼。本次活动中,16名来自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8所香港高校在校学生,共同在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青岛涉海高校院所等科研机构进行实习。在结业典礼现场,他们现场交流、分享了自己三周来的实习经历和收获,期待未来鲁港两地有更多、更大规模和时间的交流活动。据悉,8月3日,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就携手香港科技大学,联合香港大学、澳门大学等高校就共建“港澳海洋研究中心”达成共识,在青岛签署《港澳海洋研究中心合作研究框架协议》,以期促进港澳与内地的海洋科技交流与全方位合作,更好地为港澳及内地的海洋科技和海洋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来源:海洋国家实验室)
国际海洋动态
第十三次APEC海洋与渔业
工作组会议在智利召开
近日,第13次亚太经合组织(APEC)海洋与渔业工作组会议在智利南部城市皮提·澳如斯召开。会议讨论了海洋垃圾污染、渔业管理、蓝色经济发展等议题。18个APEC成员经济体及大自然保护协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等派员参会。中方代表团由自然资源部牵头组织,成员包括部国际合作司、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及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所属相关单位、部门的人员。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朱璇就中方牵头编制的《APEC海洋可持续发展报告》(第二期)作了成果报告。该《发展报告》由我国提议,旨在全面反映亚太地区海洋环境(包括社会经济方面)状况和可持续发展进展。《发展报告》是在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指导下,由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牵头,组织来自美国、智利、中国香港、秘鲁等APEC经济体的专家,会同APEC海洋可持续发展中心,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等单位,在大自然保护协会、保护国际、环太平洋联盟等国际组织的参与下,历经4年共同编制的。作为国际合作项目,《发展报告》吸引了多方积极参与,达成了务实成果,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积极引领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合作的重要作用。
(来源:中国海洋报)
第16届亚洲-大洋洲地球科学
学会年会在新加坡召开
近日,第16届亚洲-大洋洲地球科学学会年会在新加坡新达城国际会议与展览中心召开,来自中国、韩国、新加坡、美国、日本、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等国家近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派员赴会。会上,海洋二所青年学者分别在海洋科学和生物地球科学领域以口头报告的形式,重点展示了生物Argo浮标监测应用、海洋水色遥感技术、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预报、热带海气相互作用和超深渊碳循环等相关研究成果,同时积极参加各个专题讨论。
(来源:中国海洋报)
BBNJ政府间会议首次进入
以文本为基础的谈判阶段
8月19日-23日,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和可持续利用问题(BBNJ)政府间会议第3届会议召开,代表们对“BBNJ协定文本草案”进行了审议。77国集团代表提出,草案中应体现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原则,得到了许多国家赞同。土耳其代表提出,应明确将“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一词定义为“距领海基线海里以外”,以避免各国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差异。代表们还就多方面内容表达了观点,包括谈判的公开透明和包容性、小岛屿国家和内陆国家的特殊性、知识技术转让的公平性、BBNJ协定不应破坏现有国际秩序、将现代海洋生物保护技术与土著传统知识相结合等。
(来源:中国海洋报)
太平洋岛国将建设太平洋文化中心
以宣扬海洋文化
太平洋岛国论坛主席埃内莱·索波阿加近日表示,将尽快在新西兰的奥克兰建造一个太平洋文化中心,以宣扬太平洋岛国极具特色的海洋文化。该中心的建设想法由斐济领导人提出,经太平洋岛国论坛成员国批准,又经过两年的可行性研究最终获得通过。
(来源:中国海洋报)
德国发布北极政策新指导方针
德国政府近日发布了最新的北极政策指导方针。根据该指导方针,德国将承担更多责任,并致力于将气候和环境保护作为德国北极政策的基本要素。德国政府强调所有北极利益相关者负有共同责任,应遵循污染者付费原则,减少垃圾产生,并致力于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生态资源勘探规则,可持续利用海洋生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
(来源:中国海洋报)
中心动态
《中华海洋文明》课程顺利开课
8月29日,由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院、教务处开设的涉海类课程《中华海洋文明》在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顺利开课。课程负责人、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高艳讲授课程导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二级教授曲金良为学生带来第一讲《四海之内:中华海洋文明导论》。8月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二级研究员万明、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冷卫国继续为学生作《万里梯航:海上丝绸之路与文化共生》《历史与想象:海洋文化与文学》的专题授课。该课程是中心发挥海洋专家学者汇聚的优势,开设的特色鲜明的海洋文化通识课程,旨在通过知名专家讲授中华海洋文明的历史内涵与文化特色,彰显海洋文化的亲和力、感召力和影响力,让学生在系统学习海洋文化知识的同时,提升其对我国海洋文化历史及其价值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其认知海洋的能力和传承发展海洋文化的自觉性,为我国海洋事业培养具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海洋快讯
8.17-8.23
海洋快讯
8.10-8.16
海洋快讯
8.3-8.9
海洋快讯
7.27-8.2
海洋快讯
7.20-7.26
海洋快讯
7.13-7.19
海洋快讯
7.6-7.12
海洋快讯
6.29-7.5
海洋快讯
6.22-6.28
海洋快讯
6.15-6.21
编辑:史卓然、陈嘉楠、毛居东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中心网站手机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