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知名专家 http://m.39.net/news/a_5941620.html
美国空军的B-2隐身战略轰炸机,作为目前服役数量最少,价格最为昂贵的轰炸机,其许多技术资料至今都是绝密信息。可是,在美国空军序列中,有一款飞机居然比B-2的出镜次数更少,而且公开的资料也是凤毛麟角,它就是美国空军的RQ-隐形无人机。
一架处于测试配置状态的RQ-隐身无人机
区区一种无人机,竟然能比B-2隐身战略轰炸机的机密程度更高?这说起来怕不是混淆视听故意刷存在感吧?其实不然。RQ-隐身无人机虽然已经至少有十多年的历史了,但是美国空军至今仍然很少提供有关其能力或作战用途的官方详细信息。仔细想想不难发现,到底是听到关于B-2的报道多,还是关于RQ-的报道多?这些都是美国空军刻意而为之的。说出来大家可能都不会相信,至今关于RQ-的解密文件,很大一部分都是爆料者匿名提供给各个媒体的。由此可见,RQ-身上的秘密远比大家了解的要多得多。
最初被称为“坎大哈野兽”的RQ-照片
在许多文献和资料中,美国空军首次证实RQ-的存在,是在年12月4日。然而,根据最新的解密资料,第30侦察中队,是美军第一支公开运作RQ-的部队。早在年9月1日,为了支持“哨兵”项目,也就是RQ-的研发项目,这支部队就被秘密组织起来,并且在年5月1日从第57联队被重新分配到克里奇空军基地的第联队,而第联队则是空军新型战机主要的测试和评估部队之一。不难看出,RQ-的存在远比美军所谓的“公开时间”早得多。值得一提的是,在许多解密文件中,RQ-隐身无人机使用的代号并非是现在公开“哨兵”,而是使用“幽灵”这一非官方代号来指代RQ-,从中不难看出RQ-的神秘性质。
美国网友拍摄的RQ-隐身无人机照片
除了存在时间和使用名称上的扑朔迷离,美国空军对于RQ-隐身无人机的管控也非常严格。
联队领导层的备忘录曾有明文记载,明确禁止任何人在可能受到纪律处分或刑事起诉的威胁下,向未经授权的个人谈论RQ-及其能力,或拍摄无人机的任何照片或视频。
不仅如此,就连RQ-接受测试的地方,一般的飞行器和测试人员也无法接触到。
卫星图片上的RQ-隐身无人机
RQ-的测试地点是美军位于托诺帕的一个高度机密的军事基地,该基地与著名的“51区”齐名,而且就在距离“51区”70英里远的地方。
据说这个军事基地具体信息很少有人知道,就连美军的情报人员也很少提及这个地方。该基地的主要作用,是支持先进和敏感飞机的开发和测试,包括秘密购买的外国机型,全球第一种隐形战机F-“夜鹰”,就是在该基地进行测试的。而把RQ-的测试地点选在这里,也足以体现出美军对它的重视程度。
迄今为止,美国空军发布唯一一张RQ-着陆在关岛的照片
RQ-于年首次出现在阿富汗,此后新闻界将该无人机称为“坎大哈野兽”。而到了年,该无人机又飞往关岛,然后到达韩国,以便执行对亚洲某些国家的军事侦察。不过,上述军事行动都非常隐秘,甚至连照片都罕有流出,可见美军管控的严格程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