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的还在继续,开年的新冠疫情还没有结束,各种自然灾害又接踵而来。蝗灾、洪水、山火,一切的一切,让人类不禁再一次意识到大自然强大的力量,而环保又再一次成为了发人深省的问题。城市的高速发展,通常都会伴随着牺牲自然环境。根据年世界银行的摘要,仅仅在年,全球城市就产生了超过20亿吨的固体废物,四年后的今天,数据可谓是难以想象。如果再以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后果将是不堪设想。于是乎,近年来很多国家提出了“零废物”的概念,其中不乏很多我们心中的热门旅行目的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些城市,不知道你心中的“它”是不是上榜了呢?加拿大,温哥华温哥华政府再年就通过了“零垃圾”方案,而在年,“零垃圾”获得了批准。实现这一目标的策略包括减少一次性使用的物品,对有机废物进行堆肥处理,并优先考虑“循环经济”,温哥华政府号召大家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再利用、再循环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苏格兰,布特这是一座距离格拉斯哥不到一个小时车程的小镇,在维多利亚时代是著名的海滨旅游胜地。年,布特被选为第二个参加苏格兰“零废物小镇”倡议的小镇。时至今日已经略有成效,可重复利用和再循环已经增加,填埋场的生活垃圾也有所减少。甚至没有出售的面包也被ButeBrew公司回收,以用来制成精酿啤酒。阿联酋,迪拜年8月,这座浮华城市签署了C40的“推进零废物宣言”,成为仅有的两个中东城市之一。并且他们制定了政策和计划以实现C40到年将每位居民的废物减少15%的目标。同时迪拜希望到年也能将70%的一次性废物,转换为可再生资源。比利时,法兰德斯法兰德斯是比利时北部的大区,整个小镇洋溢着中世纪的风情。自从年代批准第一个零废物法令以来,法兰德斯一直在致力于实现零废物。随着经验的积累,政策已经开始转向源头分离和预防。如今,将近75%的住宅废物已经实现了再利用。尽管这个小城的人口增加和经济增长,但是这里的废物产生仍保持稳定。西班牙,基普斯夸省这里并没有推进数百万美元建造焚化炉的计划,而是选择了优先考虑预防,源头分离,再利用和回收。年,他们设定了到年将垃圾填埋场转移70%的目标。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该省减少了50%以上的废物,其中一些城市达到80%到90%,这使基普斯夸省成为欧洲向零废物最快的过渡的地方。南非,豪特湾距离开普敦大约20分钟的车程,这里南非最早的渔市场,至今仍然保持着古老的外貌。当FIFA宣布南非为年世界杯的主办国时,这里就开始了自己的“零废物”计划。在非政府组织ThriveHoutBay的带领下,当地学校,居民和企业共同努力实现了年零废物目标。他们与地方政府合作,发起了一项家庭垃圾下放计划,该计划非常成功,以点带面的促进了整个城市的进步。关岛社区组织,政府机构,学校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成员于年开始制定关岛的“零废物蓝图”。他们意识到整个过程会相对漫长,所以关岛的零废物计划没有确定的结束日期,而是采用20年的四阶段方法。爱尔兰,卡塞尔卡塞尔的蒂珀雷里郡是年爱尔兰第一个迈向“零废物社区”的小镇,该地同样不是把治理作为重点,而是把重心放在了预防,教育,堆肥,社区合作以及循环经济战略。美国,旧金山年,旧金山成为美国第一个做出零废物承诺的城市,尽管可能无法实现其雄心勃勃的年零废物目标,但该市已采取了重要的公共政策,例如实施了该国第一部强制性堆肥法,并首次禁止在药店和超市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卢布尔雅那在年宣布了其零废物目标,成为欧洲首个致力于实现这一目标的首都。该城市年被评为欧洲绿色之都,已经实现了80%的独立回收,到年,他们的目标是将废物减少一半。日本,上升町这里被誉为日本环保之窗,是日本第一个宣布零废物计划的城市,在这里,居民将垃圾分为45类,并且通过堆肥成功利用了80%的垃圾。印度,浦那印度在我们的印象里,可能与“零废物”这三个字毫无关系,但是浦那出人意料的在年,启动了一项零废物计划,以教育居民从源头上分类废物,从而提高了合规性并减少了不可循环废物的产生。克罗地亚,梅西穆杰早在年,梅西穆杰县的七个城市就已经在废物管理方面开展了合作;该县承诺到年减少垃圾填埋场,并且实现70%的废物回收率。意大利,撒丁岛这里是意大利的第二大岛屿,这个岛屿天堂证明了在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中零浪费是可能的。这里采用了上门回收,按需付费制度,对高绩效者的激励措施以及对低绩效者的罚款使这个热门旅游目的地也能很好的执行“零废物”计划。中国,台湾考虑到垃圾对焚化炉的依赖,台湾当地政府把工作重点转向了污染源。年,台湾环境保护总局实施了零废物政策,呼吁当地企业和居民,共同努力,以实现到年废弃物减少75%的目标。这里的餐馆禁止使用一次性餐具,仅仅在年,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就减少了万双。瑞典瑞典的生活垃圾几乎不到1%被最终填埋,有将近50%的垃圾被转化为能源,其高效率成为世界典范,瑞典甚至因为进口别国垃圾焚烧而成为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