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50个国家拒签的犹太少年,拿着中国的签

裂变式营销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s://www.edunews.net.cn/2021/ywbb_1008/144576.html

那个传说中的17岁少年,一生有情有义,始终未变。

作者:邓思杰

在有关“中国辛德勒”何凤山(年为联合国所誉)的故事里,一个17岁犹太少年在中文语境里的短暂出场,被我牢牢记住。

年,奔走在维也纳街头,他为家族寻找逃离纳粹危境的签证。踏尽50家领事馆,一遍又一遍,备尝绝望的滋味。最终,他遇上何凤山,幸运领走20份上海生死签证。

▲何凤山在中国驻维也纳总领馆办公场景

当历史掀开滔天巨浪,把父母和亲人们冲到地狱的门口,这位稚气未脱的17岁少年,挺身而出。他失魂落魄离开领馆大门的悲声孤影,拿到上海生死签证那一刻的将信将疑,以及随之而来的欣喜若狂,都让我刻骨铭心。

绝处逢生触发的这些扣人心弦的场景,平凡生命涤荡的这般有情有义的人性,在我心里腾起一股具有悲壮气韵的生存诗意,持久不散。

回首艾立克一生,被时代裹挟,流离播迁。

血雨腥风维也纳,街头奔走少年人

艾立克出身在维也纳一个家境富足的犹太家庭,是家中唯一的孩子。他的父亲开着一家缝纫、缝纫配件并供应布料给成衣制造商的大店。

▲艾立克一家

年,艾立克还是17岁的学生,生活无忧无虑,学体操爱运动,舞蹈闪才华。其父也是体育爱好者,为当地体操协会的成员,亦为马卡比犹太人体育组织的成员。

▲年前,维也纳露天咖啡座,艾立克大家庭的部分成员留影

年3月13日,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吞并后的第一周,奥地利的犹太人梦魇开始。犹太儿童被要求在他们父亲商店的窗户上写下“Jud”,普拉特斯特恩的犹太人被迫躺在地上吃草,对犹太人的骚扰、羞辱、殴打每日每夜爆发。

艾立克和父亲被奥地利警察和纳粹冲锋队集中起来,被迫在维也纳的十七和十八区清扫街道。当时维也纳的犹太人超过20万,不计其数的犹太人被迫清扫街道,擦洗选举标语等等。

情况越来越糟,到6月中旬,犹太人已经被赶出公共生活,无数的犹太雇员失去了工作,数百名犹太人自杀。一些犹太人被纳粹逮捕送往德国的集中营。

每隔一天,就会有反犹太人的条款出台,犹太孩子被禁止上学,犹太家庭被赶出他们的房子,犹太人的护照上被盖上大大的“J”,犹太人的生意也被侵占。

已经没有容身之地。当时17岁的艾立克,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求得签证,不管去哪里,必须尽快离开欧洲。因为纳粹当局规定,只要有目的地国家的签证,容许犹太人离开奥地利。

糟糕的是,美国移民条件苛刻,配额有限,而且面向奥地利人的额度已经用完。英国限制到巴勒斯坦的移民数量。并且,年7月13日,32个国家在法国里昂讨论犹太难民问题国际会议,没有雪中送炭,反而停止给犹太难民签证。

可想而知,冒着骚扰和殴打的危险,穿行在纳粹横行的街头和领事馆区,等待艾立克的签证结局,会是什么样。

一天又一天,一周又一周,一月又一月,一个领事馆接一个,一扇门接一扇门地敲。跑遍维也纳的领事馆,等待他的,都是徒劳,所有的回答都是NO。

在为签证奔走二个月后,年7月19日,奇迹来了,他走进了中国驻维也纳领事馆。

后来的艾立克回忆其情其景,“出乎意料啊,友善的微笑,温暖的接待。”何凤山对他这样说:“明天来,带上你所有的护照,我将会为每张护照盖上到上海的签证!”

▲何凤山

“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真的,我甚至不知道中国在什么地方。”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往事在艾立克的脑海里依然历历在目。

家人们的护照被迅速集中起来,第二天,即年7月20日,他交给了中国驻维也纳领事馆,随即拿到了前往上海的所有签证——20张逃离地狱的“生死签证”。

▲犹太人在中国领事馆外

他们获得的船票,日期是年11月28日,从意大利出发前往上海。但是11月9日,爆发了可耻的“水晶之夜”,大量犹太教堂被一夜烧毁,几千个犹太人的商店被洗劫一空,3万名犹太人被捕送往集中营。

▲“水晶之夜”后的街区

“他们搜刮了我父亲的商店,没收了我们的资金,拿走了他们想要的所有东西,再把我们关进了监狱(学校)。”艾立克回忆道。

“带走我们的警察很了解我们,我们有离开奥地利的签证证明,这样,他们放了我们。”

在水晶之夜,艾立克的父亲被捕和被拘押了几天,艾立克被德国冲锋队成员拘留在学校,在出示了签证和船票后,两人得以获释。

年11月13日,艾立克、父母及亲人们拿着上海签证开始了大逃离。背着仅有的衣服,他们乘上前往意大利的火车,离开了十分危险的维也纳。在意大利热那亚,他们同几百个维也纳犹太难民一起,匆忙登上一艘名为ConteBian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jianiyaa.com/jtqk/316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