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的基本生理功能是摄取、转运、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排泄废物,这些生理过程的完成有利于整个胃肠道协调的生理活动。
器质性胃肠疾病
是
多种原因
引起的机体
某一器官或组织
系统发生的疾病
而造成该器官或组织系统永久性损害
这就叫做“器质性”疾病
上消化道内镜、肝胆胰影像学和生化检查
均可见明显异常
发生了器官组织结构肉眼或显微镜下的病理性改变,受累器官功能减退或丧失;病情严重,病程迁延,不易治愈;病灶逐渐扩大,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胃
十二指肠
炎症、溃疡
就会出现食欲减退
恶心、呕吐、消瘦、乏力
呕血、黑便、便血、恶性变等
临床表现
因此这类疾病有客观存在的诊断依据
功能性胃肠疾病
功能性胃肠疾病(FGIDs)是指一组源自上腹部胃十二指肠区域、持续存在或反复发生的一个或一组症候群,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其一种。以上腹部疼痛、早饱感、饱胀不适、烧烁感等为主要表现。
但上消化道内镜、肝胆胰影像学和生化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也就是说,这些检查的结果缺乏可以解释这些症状的任何器质性、系统性和代谢性的异常。以慢性、持续性、易反复发作为特点。
因此这类疾病是一种以主观感觉不适为主
诊断的疾病
在修订后的罗马IV诊断标准中
功能性胃肠病又被称之为
肠-脑互动异常
功能性胃肠疾病的症状
功能性胃肠疾病(FGIDs)表现为慢性消化不良,症状多起病缓慢,病程持续或反复。主要症状:
1)餐后饱胀不适:餐后食物较长时间存留于胃中,出现胃胀而不适的感觉。
2)早饱感:进食较平素量少的食为物后即感觉胃饱胀不适,以致不能完成正常进餐。
3)上腹痛:上腹部主观疼痛和不适的感觉,部位于上腹中央剑突下1—2cm至脐上方的范围。
4)上腹烧灼感:上腹部灼热不适的主观感觉。
5)上腹胀气、过度嗳气、恶心。
功能性胃肠疾病的发病机制
功能性胃肠疾病(FGIDs)是一种异质性疾病,
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胃酸
脑肠肽
内脏高敏感
精神心理因素
幽门螺杆菌感染
胃肠运动功能改变
遗传、食物、免疫功能紊乱等异常
功能性胃肠疾病的诊断标准
根据功能性胃肠疾病(FGIDs)的罗马IV诊断标准,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诊断标准需在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符合以下标准。
功能性胃肠病两种类型
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prandialdistresssyndrome,PDS)
上腹疼痛综合征(epigastricpainsyndrome,EPS)
功能性胃肠病的治疗
以上腹疼痛、烧心、嘈杂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可选用H2受体拮抗剂(H2RA)或质子泵抑制剂(PPI)。质子泵抑制剂(PPI)或受体拮抗剂(H2RA)可作为功能性消化不良(FD)尤其是上腹疼痛综合征(EPS)患者的首选经验性的治疗药物。
质子泵抑制剂兰索拉唑、潘托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等。抑酸疗效确实,作用强、持久,短期使用副作用少,是抑制胃酸主要用药。
H2受体阻断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等,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曾广泛应用。
弱碱性药硫糖铝、铝碳酸镁等,也有一定的疗效。
促动力药莫沙比利、伊托必利、多潘立酮等,是一类通过刺激平滑肌收缩从而增强胃排空及小肠转运的药物。一般适用于上腹胀闷、堵塞感、早饱、纳差、嗳气、恶心等为主要症状患者。
助消化药复方消化酶胶囊、米曲菌胰酶片、胰酶肠溶胶囊、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胰酶片、多酶片等,可帮助消化,适当选用。
幽门螺旋杆菌根治治疗
研究发现,持续感染可导致黏膜不同程度的急慢性炎症,进一步可导致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甚至上皮内瘤变的发生。而根除治疗可改善胃黏膜炎症,延缓萎缩、肠上皮化生等病变的进展,减少消化道溃疡、肿瘤的发生率。研究发现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为65%~75%,部分患者根除该菌后能好转。
根除幽门螺杆菌目前采用四联疗法
双倍剂量的质子泵抑制剂
+两个抗生素
+铋剂或胃粘膜保护剂
疗程10~14天;
疗程14天者根除率要高于10天者。
抗生素推荐:
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呋喃唑酮、
四环素、甲硝唑、奥硝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
降低内脏高敏感性
内脏敏感性增高是功能性胃肠病主要发病原因,可选用适当的抗抑郁药物来降低内脏的敏感性。
三环类抗抑郁药多塞平、阿米替林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帕罗西汀(赛乐特)、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氟伏沙明、舍曲林、氟噻吨美利曲辛片、氟西汀(百忧解)
选择性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米那普仑
抗焦虑抗抑郁药
功能性胃肠疾病(FGIDs)患者常伴有抑郁或者焦虑等负面情绪,可适当加用小剂量镇静药,也强调小剂量开始使用,逐步加大剂量,以最小剂量控制症状,待症状控制稳定后再逐步减少剂量以防复发。失眠患者,睡前加大剂量,必须保证患者至少6个小时以上的睡眠!因此抗抑郁焦虑药物对于缓解这些患者的症状有一定的作用。
去甲肾上腺素能和特异性五羟色胺抗抑郁剂米氮平
单胺氧化酶拮抗剂雷沙吉兰、沙芬酰胺、司来吉兰
四环类抗抑郁药物马普替林、阿莫沙平
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再摄取抑制剂安非他酮
五羟色胺平衡抗抑郁药曲唑酮
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瑞波西汀
苯二氮卓类安眠药劳拉西泮、氯硝西泮
五羟色胺1A受体部分激动剂丁螺环酮、坦度螺酮
倍他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卡维地洛、比索洛尔、阿替洛尔、心得安
中医中药乌灵胶囊、疏肝解郁胶囊
目前认为对抑酸和促动力治疗无效、且伴有明显精神心理障碍的患者,可选择抗抑郁药治疗。
消化酶的治疗
复方消化酶制剂米曲菌胰酶片、胰酶胶囊、多酶片、乳母生
可作为功能性胃肠疾病(FGIDs)的辅助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要明确患者发病因素,跟踪随访,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注意器质性胃肠疾病与功能性胃肠疾病的鉴别,若治疗2~4周,效果不好时,必须重新检讨诊断的正确性,必要时再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疾病。积极对因、对症治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策划:张启华审核:陈宇亭编排:渠冰校对:王洪英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