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个版本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在我心中

编者按:本来今天应该是新的一年的第一个工作日,但。。。不多说了,无聊中,还是把去年春夏的旧作稍微修改了一下,再次推送,为了和大家一起度过这难忘的开年。也把这篇讨论了40个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版本的文章,献给“贝多芬”。

注意此文有字,相当于一本书了,建议收藏慢慢阅读,或转发给你挂念的同样打发时间的人们。。。

在我心里,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从唱片评论的角度上说,难度远远大于32首钢琴奏鸣曲。

VanitaswithViolinandGlassBall()–PieterClaesz

钢琴奏鸣曲是一个人完成的巨大工程,虽然巨大,但是成败只在自己。

协奏曲不是这样,尤其是贝多芬的协奏曲,它更像一部完整的交响乐,独奏、指挥、乐团,这三者在精神与审美层次的契合,只要有那么一点偏差,都是不完美的,甚至是失败的。

图为基本大型乐队的配置

不过,我不想以以下两种方式,来写作这个评论:

1,从几十几小节开始如何如何,七度八度音程表现得如何如何。这样很无聊,很装。

2,某某某某独奏家运弓如何,宽厚啦,唯美啦。这样,又太泛泛。

在正式动笔前,我要先给自己的心中描绘一个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的蓝图,我觉得这首乐曲应该以何种样貌与我们见面,这是我要做的。

贝多芬写作小协的时候,也在写情书。但是,这是两个概念。

贝多芬的“爱”,是怎么回事?

贝多芬并不“困苦”“贫穷”,相反,贝多芬的一生,即使耳聋之后,也没缺过钱,更没有失去过社会地位。

贝多芬经常出入的赞助人在伯恩的大院,他还与他们家的姑娘恋爱

启蒙主义思想的浸染,让他与前辈巴赫、莫扎特们大大不同,他在人格的独立、精神的自由上,是前辈那些“小格局”的作曲家无法比拟的。

基于这样的共识,我认为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如果陷入了腻腻歪歪、卿卿我我的调子中,就是完全的失败,爱即大爱,对人类的爱。

年的英雄交响曲以后,贝多芬的精神,是指向人类的

秉承这种指向人类的精神,我们来看一下,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不可缺少的元素有哪些?

第一乐章:毫不犹豫的的坚定与果敢,是必须的

不太快的快板这个乐章是全曲的基调所在,从定音鼓开始,毫不犹豫的的坚定与果敢,是必须的,小提琴的第一弓,也是必须给人准确的示范-,像凯撒说过的名言“我来了我看见了我胜利了”。

第二乐章:小广板这个乐章要克制、理性

小广板这个乐章要克制、理性。诚然,这是个抒情的乐章,但是贝多芬的抒情并不是某些人理解的和女人调情,他的抒情是莎士比亚式的高贵,甚至带有一丝悲剧色彩的抒情。小情小调不是这个乐章的气质。

第三乐章:快板回旋曲这个乐章的快乐一定要单纯

快板回旋曲这个乐章的快乐一定要单纯。快乐的情绪分很多种层次,你把车从路侧停车位开出来,看车的光顾着收别人的费,你跑了,这也许很快乐。贝多芬在这首回旋曲中赋予的快乐要高尚和简单的多,是对理想实现的欢乐,这种欢乐我们在他晚年的第九交响曲中也可以见到。

以上就是我思考后对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定的一个调子,之后的唱片评论,我都会以此做为衡量标准。

唱片,我分了三个部分,

老人们

男人们

女人们

让我们先从老人们的单声道时代说起吧。

PART1

那些单声道到时代的“老人们”

我个人不是单声道录音的拥趸,甚至不算一般意义上的聆听者,我唱片中的单声道,一般也都是40年代末期到50年代立体声出现之前的,那时候的单声道,至少还可以听。

太早的录音,噪声比音乐小不了多少,失去了欣赏价值,我也并非专业研究者,没有这个义务去做此“享受”。

然而,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确实也绕不开20世纪中期之前的那些单声和早期立体声论版本。

年,克莱斯勒

气质和当时流行的那些演奏习惯,都不是贝多芬的音乐需要的,自由散漫的速度,油腔滑调的表达,动不动就是滑音,以及经常出现的音准问题,这些都一再破坏了贝多芬的精神内核

克莱斯勒留下的这版录音,质量很糟糕,在版权保护期过了以后,拿索斯重新修复出版,声音比以前也强不到哪去,柏林国家歌剧院乐团的声音薄的像一张纸,克莱斯勒的琴声也差不多。

虽然如此,还是能感觉得出来克莱斯勒拉的音色不错,录音这个德性,琴声依然不算难听。

然而,克莱斯勒本人的气质和当时流行的那些演奏习惯,都不是贝多芬的音乐需要的,自由散漫的速度,油腔滑调的表达,动不动就是滑音,以及经常出现的音准问题,这些都一再破坏了贝多芬的精神内核,

FRITZKREISLERASANOFFICEROFTHISAUSTRIANRESERVEANDHISWIFEASNURSE

CONCERTGIVENATLEOBENINAIDOFREDCROSSBEFOREDEPARTUREFORFRONT

所以,即使克莱斯勒曾经写出来今天还经常被后辈演奏家们采用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的华彩部分,他的录音我不认为有什么参考性,更缺乏欣赏性。

克莱斯勒还是更适合演奏他自己写的《中国花鼓》、《美丽的罗斯玛琳》这样的维也纳小曲儿。

年,库伦肯普夫

库伦肯普夫的演奏,始终实在严格控制下,这种控制在第二乐章尤其难能可贵,独奏家和乐队,就像两位具有良好教养的人在对话,用词文雅,语气委婉,丝毫没有越礼之言

这是早年在TELDEC发行过的一张历史录音,录制与年,音质还算可以,虽然小提琴和乐队的声音比例略微有点失调。

首先,柏林爱乐的表现很好,没有任何懈怠,轻快而稳定的定音鼓是良好的开始,库伦肯普夫的演奏,始终实在严格控制下,这种控制在第二乐章尤其难能可贵,独奏家和乐队,就像两位具有良好教养的人在对话,用词文雅,语气委婉,丝毫没有越礼之言。

富特文格勒时代的柏林爱乐

第三乐章,如果稍微再洒脱那么一点点,这个录音从气质上就可以堪称完美了。库伦肯普夫从技术上缺陷比较大,演奏习惯上也还是他那个时代人的样子,不过瑕不掩碧,这张唱片如果还能找到,应该留一张。可以视为一座小小的纪念碑了。

年,波兰人胡贝尔曼

无时无刻不盘旋在左右的滑音,故意延迟的演奏速度,一惊一乍的重音,真的是一种很廉价的情感表达,维也纳爱乐声音的流动性也被胡贝尔曼拖的近乎停滞

波兰人胡贝尔曼,和塞尔/维也纳爱乐留下的录音,从风格上说是一次失败的录音,虽然塞尔和维也纳表现得基本合格,但是胡贝尔曼像他那个时代的小提琴家一样,很随意的处理作品,他的不着边际把乐团的表现也带的越来越歪。

胡贝尔曼签名的照片

第一乐章,虽然有点错音,问题还不大

第二乐章,那些无时无刻不盘旋在左右的滑音,故意延迟的演奏速度,一惊一乍的重音,真的是一种很廉价的情感表达,维也纳爱乐声音的流动性也被胡贝尔曼拖的近乎停滞。

这种所谓的浪漫风格,与贝多芬的精神背道而驰。这张唱片从网络音乐平台听听免费的就可以了。

年,西盖蒂

西盖蒂的演奏,音准和节奏稳定,没有任何随意增加的滑音,热情而爽朗的第三乐章,是这张唱片中我最喜欢的。

西盖蒂在年和布鲁诺瓦尔特/英国交响乐团的录音,这个录音和库伦肯普夫的一样,也是他们的时代少有的规矩演奏。

布鲁诺瓦尔特,做为马勒的学生和朋友,秉承了维也纳古典风格,虽然很多人嫌他保守,但这种稳重的风格恰恰是贝多芬的作品需要的。

西盖蒂的演奏,音准和节奏稳定,没有任何随意增加的滑音,热情而爽朗的第三乐章,是这张唱片中我最喜欢的。

能超越自己时代的审美去追求音乐更本真的内在,我尊敬这样的艺术家和他的音乐创造。西盖蒂在年还有一次录音,时间过去了十多年,在技术上的力不从心显露出来,我们还是把美好的记忆保留在年吧。

年代后,海菲茨

从指挥和乐团上看,托斯卡尼尼和NBC似乎更朴素一些,明希的波士顿声音色彩感更强,如果你喜欢不够“多情”的贝多芬,海菲茨是明智的选择。

作为一代宗师,一种冷峻风格、完美技术的代表,为我们留下不止一次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的录音。

我个人是从海菲茨的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开始接触他的,他和莱纳麾下的芝加哥合作的柴可夫斯基,一直是我在这个曲目上的第一选择,也几乎是唯一选择,海菲茨的“冷”和柴可夫斯基的“热”正好互相中和,互相平衡,绝妙的韵味也算天成。

海菲茨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正式录音有两版,

一个是年和托斯卡尼尼/NBC交响乐团

一个是年和明希/波士顿管弦乐团

7年时间的间隔,海菲茨的技术没有丝毫减退,而且两版录音独奏部分在细节的处理上,几乎一样,这种不可思议的稳定,让我叹为观止。

从指挥和乐团上看,托斯卡尼尼和NBC似乎更朴素一些,明希的波士顿声音色彩感更强。

这两版录音,我全留了,RCA托斯卡尼尼大全集的散片,在二手市场很便宜,可以轻松拥有,明希的LIVINGSTEREO系列再版和SACD都可以找到。如果你喜欢不够“多情”的贝多芬,海菲茨是明智的选择。

年代后,弗兰西斯卡蒂

立体声的版本则是我最喜欢的版之一。让这版被某些评论称之为“缺乏深刻”的录音,闪烁出迷人的色彩。瓦尔特的哥伦比亚交响乐团很注意控制与独奏家的音响比例,呈现出一点室内乐的风格,这也是我喜欢这版录音的一个原因。

弗兰西斯卡蒂,和海菲茨同时代的另外一位小提琴大师。这位法国人为我们留下三次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的录音。

两次单声道现场录音,分别是:

年和克路伊坦指挥的音乐学院管弦乐团

年和米特罗普洛斯指挥的纽约爱乐乐团

一次立体声录音。年和瓦尔特指挥的哥伦比亚交响乐团。

两次单声道的现场录音,除非是特别粉他的,否则没什么意义留,立体声的版本则是我最喜欢的版之一。

按说弗兰西斯卡蒂从流派上说,不是演贝多芬最合适的人选,他是从小生长在法国的意大利裔,无论是父亲带给他的帕格尼尼系统还是法国的小提琴学派,炫技和相对自由的演奏,应该是这两个流派的传统。

然而,在年录音中,弗兰西斯卡蒂对音乐整体的严谨态度是有目共睹的,优美的音色,60岁仍然毫无闪失的过硬技巧,对于每个音符的认真绘制,分句的雅致和气息上的松弛。

让这版被某些评论称之为“缺乏深刻”的录音,闪烁出迷人的色彩。瓦尔特的哥伦比亚交响乐团很注意控制与独奏家的音响比例,呈现出一点室内乐的风格,这也是我喜欢这版录音的一个原因。

年后,梅纽因

我并不是很欣赏梅纽因的风格,用力过猛且音乐不够流畅,习惯性的用滑音做为装饰,是我对他三个单声道版的总体印象。梅纽因的独奏总是游离于协奏乐团之外,自说自话,让我联想到乡村道路上两波相遇的吹鼓手。。。

梅纽因属于老一代的小提琴家,虽然他的别的作品立体声录音不少,不过状态最好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都是单声道时代

梅纽因一生中也不止一次的留下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的录音,不算非正式的现场录音,最有名的三个单声道录音都是和富特文格勒一起合作的。

年在瑞士和卢塞恩音乐节乐团

在柏林和柏林爱乐乐团

年在伦敦金斯维厅和爱乐乐团。

立体声录音是和西尔维斯特里带领的维也纳爱乐录制的。

不过,到了立体声,梅纽因基本也就拉不动了。

三个单声道版本各自有拥趸,我并不是很欣赏梅纽因的风格,用力过猛且音乐不够流畅,习惯性的用滑音做为装饰,是我对他三个单声道版的总体印象,

年的瑞士录音相对来说好一些,年的最不理想,这种现象在立体声录音里就更加明显。

梅纽因的独奏总是游离于协奏乐团之外,自说自话,让我联想到乡村道路上两波相遇的吹鼓手。。。

梅纽因是傅聪的岳父,这是傅聪“叛逃”英国后的事情了。照片摄于于年,中间为梅纽因的女儿

另外,梅纽因的几版录音,使用的都是克莱斯勒的华彩乐段,完成上越往后越勉强,到了年时候上气不接下气,听的我这个揪心……

富特文格勒的表现不如他在欧战结束前和柏林爱乐首席的那版录音,也许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会影响他对音乐的判断力,毕竟被指责为纳粹的帮凶不是谁都能扛得住的压力。

梅纽因的几次录音,如果非要选出来一版,那么年还能留,好歹录音能听,也算一种对贝多芬精神的理解吧。

PART2

立体声时代的那些男人们

立体声时代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录音版本如过江之鲫,借用形容以前老北京胡同的话“有名的三百六,没名的赛牛毛”。

那些尽人皆知的大名版,我基本都买过唱片,也还都认真听过,等我慢慢数落一遍,末了儿还会加上一些自己特别感兴趣或者觉得特别好玩的版本。

当这些影响我好恶的硬性缺点不存在之后,依然有几版我特别喜欢,几版我特别不喜欢的,这还是因为他们对贝多芬音乐的理解与我契合或是分道扬镳所致。

米尔斯坦

没有刻意的塑造甜美音色

甚至有时候会觉得声音有一些尖锐

在速度上也是一气呵成的流畅,三个版本的第二乐章,都是长线条处理

没有丝毫作“小儿女态”,这是很多人不敢也不理解的高格调。

我对米尔斯坦版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始终是喜欢的,无论是他的哪版录音。我最早知道米尔斯坦是大学时候在图书馆看LD,播的是米尔斯坦最后演奏会,当时就震撼了,追着买了一张CD。

后来陆续收了米尔斯坦在DG和EMI的巴赫小无,对于米尔斯坦的小无,肯定不再是我现今喜欢的风格了,但是他的贝多芬依然是我的几个并列首选版本之一。

我听过的版本里,EMI有两次录音,55年和61年各一次,还有BBC传奇系列的英国BBC收录的现场演出。要说热烈的气氛,肯是BBC现场录音,与观众的互动是激发艺术家热情的重要因素。

米尔斯坦的贝多芬,没有刻意的塑造甜美音色,甚至有时候会觉得声音有一些尖锐,在速度上也是一气呵成的流畅,三个版本的第二乐章,都是长线条处理,没有丝毫作“小儿女态”,这是很多人不敢也不理解的高格调。米尔斯坦的技术精湛,即使现场录音的音准仍然无懈可击。

他晚年最后一次的协奏曲音乐会,曲目还是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这首协奏曲可以说贯穿了他的一生。三个录音的唱片都是好选择,如果从音效上看,61年和莱因斯多夫/伦敦爱乐乐团的版本则是最佳。

施耐德汉

只要有和约胡姆的柏林爱乐的那个版本存在

以及自己改编的贝多芬版华彩乐段矗立在那里

就足以让施耐德汉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录音

处于不可动摇的地位

施耐德汉做为一位乐队首席出身的德国独奏家,无数次的演奏过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

最为我们熟悉的录音是在DG公司和约胡姆合作那版。

至于现场录音,他和富特文格勒、切利比达凯、卡拉扬、克尔特斯都有录音存世,乐章的华彩也用过约阿希姆版和贝多芬的定音鼓版。

那些现场录音,效果不佳,我们今天也就放下不聊,其实,只要有和约胡姆带领的柏林爱乐的那个版本存在,以及施耐德汉自己改编的贝多芬版华彩乐段矗立在那里,就足以让施耐德汉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录音处于不可动摇的地位。

和施耐德汉合作的指挥家约胡姆,属于老派风格的指挥,对于贝多芬和勃拉姆斯以及布鲁克纳这样的德奥系统作曲家的作品有着自己深刻的理解。

第一乐章开始定音鼓清晰、短促的敲击声,给这次录音定了调子,柏林爱乐浑厚的声音给施耐德汉的独奏部分做了极好的铺垫,施耐德汉独奏小提琴介入时候的坚定与果断,可能在我听过的版本中可以排在前三名。

琴声中透露出来的自信溢于言表,我很难理解某些评论中对于他气质上的非贝多芬化的论断从何而来,难道那些描眉画眼的异装癖才是贝多芬真正的代言人吗?

第二乐章的小广板在平稳中度过,没有一个音符被粉饰过,音乐以纯真的心灵展现在听众面前。三乐章独奏小提琴和乐队的竞奏是这个录音可圈可点之处,施耐德汉与柏林爱乐之间互为宾主关系,这是符合贝多芬协奏曲的交响性需求的,竞奏的本意是合作在第一位,相互衬托,只有这样,合作才是有意义的。

卡拉扬时代的柏林爱乐

我现在很感谢施耐德汉当年改编的贝多芬定音鼓版华彩,这在常用的几个华彩版本中,是我最喜欢的,也是我感觉最接近贝多芬时代精神的华彩乐段。

谢林

第一乐章,在很精致的刻画贝多芬的音乐肖像

对第二乐章的每个句子、每个音符都精雕细琢

虽然略微有点过份的痕迹

好在也没有出现太让人难堪的“抒情”

谢林的气息很长,气口留的舒服,

这让听众们也能领会他的歌唱性。

先说谢林的版本,海庭克长期训练下的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音色上有一种日本音响评论家形容英国TANNOY钢磁单元“熏银”般的质感,被硫磺熏过的银器,在一层暗色的外衣下隐隐露出闪光的色泽,这是一种不外露的高贵,加上飞利浦整体录音的柔和,让这版录音的开始就与谢林琴声的朴素不谋而合。

谢林和格鲁米欧一样,都被评价为善于营造优美的音色,但是我觉得二者其实还有很明显的不同,谢林的声音没有格鲁米欧华丽,要素净很多,这在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上是件好事。

谢林演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华彩一直采用约阿希姆(这位大神在我国早年的翻译中被称为姚阿幸,真够本土化,开始我以为是浙江农村的某位老农民,信达雅信达雅。)版,常用的华彩乐段中,这是排在我喜欢的第二位,花哨东西比克莱斯勒少一些,拉好了也不会“出戏”。

谢林这版录音,一直很是小心翼翼,在很精致的刻画贝多芬的音乐肖像。第二乐章,海庭克和音乐厅管弦乐团的速度控制不错,没有故意拖慢节奏,谢林对这个乐章的每个句子、每个音符都精雕细琢,虽然略微有点过份的痕迹,好在也没有出现太让人难堪的“抒情”,谢林的气息很长,气口留的舒服,这让听众们也能领会他的歌唱性。

第三乐章一开始,小提琴琴箱的共鸣就清晰可闻,木质感十足,这种木质感是飞利浦公司录音中很精彩的特点,在意大利四重奏组那些名盘中经常能听到。第三乐章的处理上,不算出彩,谢林华彩拉的还是很棒,声音也依然很结实,在海庭克率领下的乐团保持了音乐风格的连续性。

谢林这张贝多芬,日本ESOTERIC公司头几年出过限量版的SACD,用原始模拟母带重新做了DSD化,声音比我手里的头版碟又好了不少,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空间感的还原、谢林琴声的质感都提升巨大,现在这张虽然绝版已久,好在炒的不太贵,有兴趣的可以收一张,即使CD层的声音也相当可观。

格鲁米欧

格鲁米欧的精致,

倒是很像他祖国比利时的修道院啤酒

真正喝过两杯以后,

芬芳、甜美、浓烈的味道就袭上唇边

在浓郁的芳香中,丰富的层次展现开来

即使泡沫破裂殆尽

这种层次感还是会萦绕在味蕾周围。

格鲁米欧在飞利浦留下不止一次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的正式录音,我今天只聊和谢林同年发行的这版最经典的。

和谢林一样,格鲁米欧也是同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合作,指挥换成了英国人科林戴维斯,科林戴维斯是一位歌剧方面的专家

他的莫扎特歌剧、柏辽兹歌剧都是这些剧目的首选版本,他还是一位善于和演奏家合作的协奏曲专家,在飞利浦录制了大量的协奏曲,几乎张张精彩。

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的第一乐章,戴维斯的处理,动力十足,乐团的声音也更加厚实,从录音上对比(两张均为普通CD),这张的录音残响更丰富,弦乐的余韵像华丽羽毛的尖端,泛着美丽的色彩。

格鲁米欧的琴声在前奏后介入,和乐队的造势联袂而来,似乎已经潜伏在里面,只不过现在暴露出来,没有丝毫的突兀。格鲁米欧从音准、音色、气息、句法上都比谢林更精致。

说起来,格鲁米欧的精致,倒是很像他祖国比利时的修道院啤酒,比利时以独特的修道院啤酒闻名于世,这种啤酒度数很高,酒精度一般都在10℃左右,麦芽浓度也在20P,喝起来十分过瘾。

不过开始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没什么酒味,很甜很浓像饮料,真正喝过两杯以后,芬芳、甜美、浓烈的味道就袭上唇边,在浓郁的芳香中,丰富的层次展现开来,即使泡沫破裂殆尽,这种层次感还是会萦绕在味蕾周围。

格鲁米欧的贝多芬就是这样一杯浓浓的修道院啤酒,在花果香气里展示自己的内涵。格鲁米欧用的是克莱斯勒的华彩乐段,克莱斯勒的华彩很热闹,难度也很大,但是最游离于贝多芬的音乐情绪以外,格鲁米欧处理的很好,和前后的呼应做的到位,像渐变色逐渐过渡,避免了克莱斯勒版华彩前后衔接的明显问题。

第二乐章的收敛、平和与第三乐章适度的欢乐,让格鲁米欧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更多的给我留下一种唯美的印象,只不过,这种唯美是贝多芬时代的古典唯美,并非浪漫派后期的那种滥情。

奥伊斯特拉赫

奥伊斯特拉赫的过度抒情

肆无忌惮的挥洒那些不恰当的甜美

他就像在流行歌曲舞台上的蔡国庆

男性在表达感情时

还是应该有自己性别的表达方式

过份女性化的甜,是美的毒药

下面说到奥伊斯特拉赫与克路伊坦的EMI版了。大卫奥伊斯特拉赫早年成名,在小提琴女神内芙获得金奖的第一届维尼亚夫斯基小提琴比赛上,他是银奖获得者。

说实话,那届比赛人才多的都淤了,名次实际并不是真实实力的体现,比如我在第三部分要聊的伊达亨德尔,在这次比赛中仅仅获得第九名而已。

奥伊斯特拉赫在EMI和飞利浦的两张(套)贝多芬名碟,早已在二手市场上居高不下,越早期的压片版本越是可望而不可及,一套是奥博林的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另外一张就是和克路伊坦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了。

我个人不喜欢奥伊斯特拉赫对贝多芬的阐释,小提琴奏鸣曲的种种问题,不在此篇讨论范围中,我还是就聊聊小提琴协奏曲。

克路伊坦是法国指挥家中,我觉得最贴近贝多芬的.

他在EMI和柏林爱乐的贝多芬交响乐全集录音,是我保留过普通CD,又购置了日本TOWER的SACD套装的版本,热爱之情不用我多说。

虽然这是一次临时顶替的录音计划,但是克路伊坦的贝多芬气质和柏林爱乐乐团的训练有素,造就了这套名垂青史的贝多芬交响乐唱片,即使在德奥系指挥林立的昨天和今天,这套伟大的唱片还可以说是最好的几套贝多芬交响乐全集之一。

克路伊坦在速度的把握、结构的建设、情绪的极大克制上,比卡拉扬这样以德奥作品见长的人高明出很多。

然而,他带领法国国家交响乐团与奥伊斯特拉赫在年制作的经典录音,却是一次让我失望的贝多芬。

奥伊斯特拉赫虽然是20世纪生人,但是他的演奏风格却带有很多19世纪的浪漫派印记

这种印记可以说是双刃剑,拉柴可夫斯基或者那些炫技为主的小品,都没问题,要是到贝多芬这还是矫情来矫情去,格调就低了不少。

克路伊坦引导下的第一乐章前奏,是暴露式的,也是蛮横的开始,除了定音鼓含混不清之外,乐队发出近乎全奏的巨大音量,不知道这股巨大的力量爆发出来为了什么。

奥伊斯特拉赫的独奏小提琴也是粗暴的进入,在粗暴之余是媚俗的呻吟声,这种呻吟并不是有感而发,而是职业性的,做作而虚假。

奥伊斯特拉赫的所谓抒情,在头几分钟里已经把别人一个乐章才能做的表情和动作都表演了个遍。

之后只能把各种媚态拿出来轮番继续表演。奥伊斯特拉赫的华彩是克莱斯勒版的,这倒是符合奥伊斯特拉赫的演奏风格,如果选择约阿希姆版恐怕很难让他施展出惯用的手艺,奥伊斯特拉赫和克莱斯勒不但有所交集,精神层面和演奏风格多少也是相通的。

第二乐章,克路伊坦的法国国家交响乐团似乎表现还可以,音乐的流动感比第一乐章有改善,奥伊斯特拉赫在这个乐章过度抒情,肆无忌惮的挥洒那些不恰当的甜美,他的处理方式,让我想起来很多年之前,在流行歌曲舞台上有几位男歌手,以唱甜歌出名。

当时的媒体发了一篇报道,名曰《甜歌星腻死人》,我很认同这种审美观,男性在表达感情时,还是应该有自己性别的表达方式,过份女性化的甜,是美的毒药。

第三乐章,是整个录音里最好的部分,相对来说,克路伊坦的乐团、奥伊斯特拉赫的独奏,都正常了不少,首先在速度上没有过份的慢,其次那种凶神恶煞一般的乐队全奏被比较好的控制住了

奥伊斯特拉赫的独奏部分,对于煽情的冲动略微克制了一些,基本能做到在情绪稳定下完成作品,这对于奥伊斯特拉赫所代表的那种演奏风格,很是不容易了。

奥伊斯特拉赫的贝多芬,我认为是一个精神气质上的失败之作,连带克路伊坦也成了同谋,我相信这是他们排练达成的共识。

公平的说,奥伊斯特拉赫不是一无是处,除了贝多芬和勃拉姆斯,这种人格和审美上的自律主义、完美主义以外,别的很多作品,奥伊斯特拉赫还是当之无愧的好阐释者。

柯岗

他的琴声雄壮而扎实

没有那些张牙舞爪的画蛇添足

西尔维斯特里的巴黎音乐学院管弦乐团改变了以往偏向华美的音色

以素颜示人,这在法国乐团里不多见

说完了奥伊斯特拉赫,我们继续聊柯岗,同样来自乌克兰的两位小提琴家,呈现出两种演奏上截然不同的气质。

与奥伊斯特拉赫相反,柯岗的收敛与自省,我认为是符合贝多芬音乐精神内核的。

柯岗正式和非正式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现场录音留下不少,晚年在苏联的旋律唱片公司和他儿子担任指挥的苏联国家交响乐团的录音,也丝毫不露老态,演奏仍然丝丝入扣。在国外的正式录音,是EMI公司的两版.。

其中最赋盛名的是年在法国和指挥家西尔维斯特里带领的巴黎音乐学院管弦乐团录制的版本。

这版的几个版次的CD唱片,现在在二手唱片市场都是高价品,去年日本TOWER公司发行了两集柯岗的协奏曲SACD,其中包括这次贝多芬的录音,可以作为高音质音源的选择。

柯岗年录音是一次可称典范的演奏,他的琴声雄壮而扎实,没有那些张牙舞爪的画蛇添足。西尔维斯特里的巴黎音乐学院管弦乐团改变了以往偏向华美的音色,以素颜示人,这在法国乐团里不多见。

柯岗一向演奏约阿希姆的华彩乐段,第一乐章的末尾,华彩的精妙是我听过的几版录音所共通的,这也说明了柯岗技术上的完美。

柯岗在第二乐章的极度控制,没有一点“热情”被带出来,甚至可以说相当冷峻的处理,这在我喜欢的几版录音里做到了极端。

第三乐章乐队迸发出能量,柯岗让音乐逐渐堆砌气氛,把第三乐章推向高潮。EMI在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中期的立体声幼年时代,录音特别好,柯岗这张唱片虽然算不上EMI的“天碟”级别,仍然是一款出色的录音。

斯特恩

他作品没什么内容

三个乐章无功无过

不好呢,也就有点小的音准问题

还有一种特别着急的劲头

听上去不安定,这在华彩乐段勉强可以接受

斯特恩在中国

斯特恩赶上了立体声时代,在CBS公司留下了两次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的正式录音,在波兰还有一次和华沙爱乐的现场录音存世。CBS的两次录音都是和纽约爱乐乐团,指挥分别是伯恩斯坦、巴伦博伊姆。和巴伦博伊姆的那次,不知道是麦克风摆放的原因还是后期混音的问题,小提琴声音和乐团完全不成比例,一个紧贴着脑袋,一个隔着八丈远,这版索性不聊了。简单聊聊和伯恩斯坦那版。

斯特恩拉的贝多芬没什么内容,三个乐章无功无过,说有什么大的不好呢,也就有点小的音准问题,说有哪儿好呢,也真挑不出来,斯特恩的贝多芬有一种特别着急的劲头,听上去一点不安定,这在华彩乐段勉强可以。

到了第二乐章,那种音乐中的躁动跃跃欲试,伯恩斯坦棒下的纽约爱乐也跟随这种情绪,独奏和协奏双方都不能真正的平静下来,即使音乐声音被控制的很弱,也是一种缺乏流动性的停滞。

第三乐章算是顺利完成,我听完也不知道说点什么了,大概是那意思吧,这类录音,还不如那种能挑出来很多毛病的,真是没什么评论的欲望。鉴于这位大师在和后面我要继续聊的几位有密切交往上,列这么个版本吧。

费拉斯

琴声十分饱满而不炫技

是一种健康的抒情

在卡拉扬的互相推动下

以热烈的气氛收尾

虽然不是我头几位的选择,但可以保留。

费拉斯是法国小提琴学派在20世纪中期的一位代表人物,这位年出生的小提琴家在年自杀身亡,他活跃的年代也正是唱片公司的鼎盛时期。

费拉斯除了跟卡拉扬/柏林爱乐乐团在DG的正式录音之外,早年在EMI和萨金特/皇家爱乐还有一次正式录音,另外有两次现场录音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和卡拉扬的这版,CD是DG的画廊系列,没有发行过高价版。

卡拉扬和费拉斯在DG留下一些协奏曲的录音,不说张张精彩吧,其中也不乏精品,这张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就是之一。

卡拉扬的第一乐章开头是询问式的,乐队在定音鼓的轻击下试探性的展开,随后波澜壮阔的前奏给费拉斯的独奏小提琴做了足够的铺垫。

费拉斯的琴声十分饱满,即使高把位也没有尖锐的声音,但他的琴声并不粗狂,相反在饱满的前提下细腻异常。费拉斯用的是克莱斯勒的华彩乐段,华彩拉的比较快,这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其中的炫技成分,让听众的注意力回到音乐本身。

第二乐章,是一种健康的抒情,虽然卡拉扬的柏林爱乐起速慢,费拉斯为了保持比较慢的速度,音准上也出现了一些闪失,但是整体情绪是对的,健康而温暖的琴声持续了整个乐章。

卡拉扬的排练

第三乐章的回旋曲,费拉斯拉的干净利落,当然仍旧保持了他的优美音色,卡拉扬的柏林爱乐始终控制着规模感,没有让乐团的能量盖过费拉斯的独奏。

整首乐曲在费拉斯和卡拉扬的互相推动下以热烈的气氛收尾。费拉斯版,虽然不是我头几位的选择,不过一代名演却是可以保留的记忆。

阿卡多

其实提不提两可,并非什么典范演奏

不过我们熟悉的发烧小提琴家

能有特别“正经”的一瞬间

也应该拿出来说几句吧,仅此而已

意大利小提琴家阿卡多,我们知道他,基本都是从他在DG录的那一堆帕格尼尼、在飞利浦录的那套罗西尼弦乐奏鸣曲以及在DECCA录的那张《四季》开始,而更偏向音响方面的发烧友,也就知道他年纪大了之后在两个意大利发烧唱片公司录的小提琴唱片。

阿卡多给我的印象,一直就是在发烧友的音响系统中演出那么几分钟,大部分人很难有耐心听完最著名的那些片段之后的全曲。这位发烧小提琴家,录过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吗?

答案是录过,而且正式录音一共两次,第一次是70年代在飞利浦公司,和马苏尔率领的莱比锡布业大厅管弦乐团,这张已经被荷兰PENTATONE公司转制成了SACD发行,同时代他还录了勃拉姆斯、布鲁赫、门德尔松、西贝柳斯等一批“正经”的协奏曲;

第二次是在SONY公司,和朱里尼棒下的米兰斯卡拉爱乐乐团。按说从血统论上看,第一版的马苏尔和布业大厅乐团应该是有保障的,结果正好相反,马苏尔的乐团拖泥带水,不过这也是马苏尔的一贯风格,演什么作品都没个爽快劲。

阿卡多在飞利浦版里也极尽描绘,第二乐章自不必说,得了抒情的空子必须钻,缠绵悱恻,温情过度。第三乐章乐团好不容易稍微起一点速度,结果阿卡多的独奏一出来,就会把情绪拖回到甜蜜的顾影自怜中,即使DSD化之后做了SACD,也没法拯救这样的糟糕演绎。

出乎我意料的是他和朱里尼的SONY版,整体调子都很素,两个意大利人,一个意大利乐团,演出的德奥作品,还能这么朴素,完全想不到。

朱里尼的前奏并不慢,而且相当坚定,阿卡多的独奏部分比起和马苏尔那版,还是少了一些曲里拐弯的走向,更直接了一些,当然,这看跟谁比,比施耐德汉那样的,还是格调低了不少,太重视细节的灵巧,而忽视了整体的结构。

我比较喜欢第二乐章的处理,速度不慢,阿卡多的小提琴也在克制自己习惯性的花哨处理。

第三乐章很爽朗也很欢快,阿卡多这样一位炫技为主的小提琴家,能做到尽量收敛自己,很不容易,回头再听他那些帕格尼尼,更觉得他能在和朱里尼的录音中做到这样,真心难得。阿卡多的版本,在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的版本里,提不提两可,并非什么典范演奏,不过我们熟悉的发烧小提琴家能有特别“正经”的一瞬间,也应该拿出来说几句吧。

帕尔曼

音色“很甜美",甜的有点腻

像一盒超市卖的假洋鬼子曲奇饼

外表很光鲜,没有层次和结构

留在口中的余味只有一种酸味

技术没问题,但是你喜欢这种风格吗?

帕尔曼是比较早来国内搞商业演出的小提琴家,很多非古典音乐爱好者知道他,还是通过斯皮尔伯格当年导演的名作《辛德勒的档案》中的电影音乐,主题曲和那些如泣如诉的音乐,传播很广。

以色列人帕尔曼,做为纽约朱丽亚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加拉米安的高足之一,也是商业时代的一位成功者。

帕尔曼属于那种演奏曲目范围很宽,从犹太音乐小品到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从维瓦尔第的四季到几乎所有主要的协奏曲,你如果喜欢他,那么他的录音可以完全满足你所有的曲目要求,这就是商业运作的成功,所谓做够产品线的长度。

帕尔曼这一辈的小提琴演奏家,技术上更是毫无破绽,对于他们,喜欢与否主要是在音乐的风格上。

帕尔曼总共录过两次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都是在EMI公司,第一次是和朱里尼/爱乐乐团,第二次是和巴伦博伊姆/柏林爱乐乐团。

朱里尼在排练

帕尔曼从他一贯的风格上,是那种音色很甜美,甜的有点腻,像一盒超市卖的假洋鬼子曲奇饼,外表很光鲜,刚吃头一两个也还可以,再往后除了甜腻,没有层次和结构,留在口中的余味只有酸这一种。

帕尔曼在两次录音中都用的是克莱斯勒版的华彩,相比来说,我个人觉得和朱里尼的第一版好一些。

也许因为帕尔曼还年轻,人也更谨慎,整个协奏曲演奏的比较轻快,华彩乐段也一气呵成,虽然某些部分的独奏略微着急了点,没有稳当下来,然而对于帕尔曼整体气质讲,已经是很好的一次演绎了。帕尔曼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我个人不推荐。

祖克曼

琴是那种尖声尖气的声音

缺乏应有的厚度

让我想起来

东方不败、岳不群、林平之们的说话腔调……

祖克曼是帕尔曼的特拉维夫同乡,比帕尔曼小几岁,后来同样来到了纽约朱丽娅音乐学院,同样成了加拉米安的学生。

祖克曼录制过大量的唱片,内容涵盖了巴洛克音乐、古典和浪漫时期,形式上协奏曲,室内乐都广泛涉猎,这是演奏家和唱片公司合作与妥协的结果,为了占领各类消费者的市场,不惜扩大曲目范围,不管音乐家的气质上是否合适演奏。

祖克曼一共有两次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的正式录音,第一次是和巴伦博伊姆带领的芝加哥交响乐团,第二次是和梅塔/纽约爱乐乐团的现场录音。

祖克曼的琴是那种尖声尖气的声音,缺乏应有的厚度,让我想起来东方不败、岳不群、林平之们的说话腔调……我没法接受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是这种腔调来演奏。

两版的独奏都是这样,要说呢,梅塔带的纽约爱乐挺不错的,梅塔的现场录音比他的录音棚唱片好不少,在纽约的现场录音也好,音响性极佳,第三乐章结束后还附带了观众的叫好和鼓掌声,临场感强烈。祖克曼呢,除了音色我不喜欢,音乐处理的风格还勉强说得过去,没有跑的离贝多芬八丈远,肆无忌惮的去抒情,这方面比帕尔曼好。

梅塔的现场录音比他的录音棚唱片好不少,在纽约的现场录音也好,音响性极佳

祖克曼年纪大了以后,主要工作是指挥,他一直没放下小提琴,从第二次现场录音看,年发行的,他也61岁了,技术上没大问题,这是一个职业演奏家的素养,每天练琴,即使你是天才,你也得每天练琴。祖克曼的两个版本,我觉得可以忽略掉。

敏茨

独奏克制而有章法

清淡又不失美好的情绪

这种特别细腻的处理

只有拥有脑外科博士学位的辛诺波利

才能如此抽丝剥茧般的理解贝多芬

朱丽娅音乐学院这个系统出身的,还得聊聊敏茨。我对敏茨的印象很好,虽然他的商业气息也很浓,不过他气质上距离德奥古典作品却比他的师兄们要靠近的多。

这种气质还不妨碍他耍帕格尼尼的24首随想曲这样的作品,他录的24首随想曲,很放的开,极尽挥洒张扬之能事,听着特别过瘾。

我觉得拉帕格尼尼就要在技术完美无瑕的基础上耍的开,一点不能收,收束一点都没了帕格尼尼的疯狂劲。

敏茨的录音基本都在DG公司,最早听的协奏曲是他和阿巴多/柏林爱乐乐团合作的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我对第三乐章那种沉重压力之下的狂态十分感动,阿巴多带的柏林爱乐在那次录音里也特别精彩。

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也是与阿巴多和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的,敏茨在其中的阳光、纯净和愉悦都是很少有人能达到的触及门德尔松本质的演绎。敏茨的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正式录音也在DG公司,和辛诺波利/爱乐乐团一起完成的。

先说辛诺波利,他的意大利歌剧是我极其推崇的录音,那些威尔第、普契尼的歌剧,要格局够大,要细节够多,基本都能是该剧目的第一选择。

敏茨和辛诺波利这版贝多芬,也没有让我失望。

第一乐章辛诺波利用乐队营造的是绵密紧致的气氛,敏茨的独奏克制而有章法,气息深长,分句都在最合适的气口上,听下来很舒服,没有呼吸急促或是慢到快憋死的难堪。

第二乐章,敏茨和辛诺波利的处理都是清淡的,清淡又不失美好的情绪,二乐章的结尾和第三乐章的开始相互呼应,转换的很自然。

第三乐章的欢愉是逐渐递增起来,每一次乐队全奏都在量感上有所增加,这种特别细腻的处理,恐怕指挥家中只有拥有脑外科博士学位的辛诺波利才能如此抽丝剥茧般的理解贝多芬。

脑外科博士学位的辛诺波利

第三乐章直到最终,也保持了相当的克制,没有所谓狂欢的状态出现,这是我认为对贝多芬一种高度的理解,狂欢可以,如果能在热烈的前提下不去狂欢,就是最高级的情绪。敏茨的版本,我极度推荐,这张年发行的CD已经绝版,二手市场不算难找,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找看。

克莱默

小提琴界的老戏骨

没有任何矫揉造作的成分

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磅礴的情感

但是毫无缠绵悱恻

属于重点推荐版本

20世纪60年代以前出生的小提琴家,我认为重要的录音版本介绍,已经将近完成,最后一个要聊的,也是我自己排在第一选择的,就是克莱默的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了。

克莱默出生在波罗的海旁的拉脱维亚,到莫斯科音乐学院之后,跟随奥伊斯特拉赫学琴8年,包括本科和研究生。我虽然不喜欢奥伊斯特拉赫在贝多芬作品上的阐释,但是尊敬他做为一位教师所取得的成绩,克莱默这样的好学生充分证明了。

奥伊斯特拉赫的教学一定不是呆板的,一定是启发式的,一定是塑造学生独立人格与审美的。

克莱默录的唱片,我基本收齐了,包括一些探戈音乐和电影音乐小品,他在飞利浦和ECM的两版巴赫小提琴无伴奏

他和阿格里奇在DG的一套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他参与的不少室内乐,都是我反复聆听的唱片。

克莱默在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上的录音一共有两次,一次是在飞利浦和马里纳/田野里的圣马丁乐团,另外一次是在TELDEC和哈农库特/欧洲室内乐团。

两版录音都非常优秀,优中选优,我更喜欢第二次和哈农库特的录音。

飞利浦版录音中,应该提一下的是华彩,在这版,克莱默用的是苏联作曲家施尼特凯为这首协奏曲写的华彩乐段,施尼特凯的华彩,技术难度堪比帕格尼尼随想曲,某些旋律上的线条也颇为现代,但在克莱默的手里,却是丝毫不觉得哪里不和谐。

电影电视演员里有很多类型化的,只能演自己或是演一个类型的人物,这样的时间久了也可以被尊称是“老戏骨”,真能演到“千人千面”的微乎其微,而这才是表演艺术的精髓。音乐家也一样,大部分人拉什么、弹什么、唱什么都是一个味儿。

所幸的是,克莱默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老戏骨”,他拉维瓦尔第会有古韵,他拉皮亚佐拉的探戈就马上不羁起来,小提琴家里,像他这样的不说绝无仅有,也是万里无一。

克莱默第二版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年发行。合作的指挥家哈农库特本身是一位古乐演奏运动的先行者,也是一位对贝多芬颇有研究的学者型指挥,他带领欧洲室内乐团录制的贝多芬交响乐全集,在古乐编制的全集录音里占有重要位置。

这次的小提琴协奏曲,虽然没有使用古乐器,但是乐队编制是按照贝多芬时代的规模来的,速度和处理都尽量去贴近贝多芬时代的风格,可以说,这是一次“准古乐”版的小提琴协奏曲。

克莱默这次用的华彩是移植贝多芬钢琴改编版的华彩乐段,克莱默自己还把钢琴加到了华彩之中,使这个华彩变成了小提琴、钢琴、定音鼓的三重奏,让音乐的色彩更加丰富。

克莱默的贝多芬没有任何矫揉造作的成分,虽然我们都知道贝多芬的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磅礴的情感,但是缠绵悱恻并不属于贝多芬和他的时代。

哈农库特的表情包

能够在不渲染的前提下让听众感受到多层次的情绪,于平淡的表情下让听众触及内在的张力,这是我理解的高格调贝多芬音乐所需要的,克莱默在这次录音中完全做到了这些。

第一乐章的引子,哈农库特处理的定音鼓别具一格,一般指挥总会在某次的敲击时增大力度,哈农库特却一直保持了轻击,这种轻盈持续了第一乐章,打击乐一致性的保持,反而增加了听众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jianiyaa.com/ddts/266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