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是生命的根本,中医教你补气养血十四法

气血是生命的根本,气血不足即中医学中的气虚和血虚。气血不足的结果会导致脏腑功能的减退,引起早衰。

气虚

则畏寒肢冷、自汗、头晕耳鸣、精神萎靡、疲倦无力、心悸气短、发育迟缓。

血虚

可见面色无华萎黄、皮肤干燥、毛发枯萎、指甲干裂、视物昏花、手足麻木、失眠多梦、健忘心悸、精神恍惚。

如果把人体比作生长植物的话,气就是阳光,血就是雨露,二者共同作用于人体,使其茁壮成长。一旦气血不足,将导致人体机能逐渐溃败。

气和血有很大的关系,相互牵连,密不可分,所以,我们在补气的时候不要忘记补血,补血的时候也不要忘记补气。

中医补气补血有妙方

(一)中医补气十四法

中药补气:黄芪,人参,党参,太子参,黄精,西洋参,白术等。

成药补气:补中益气丸,十全大补膏,归脾丸,参苓白术丸等。

艾灸补气:足三里,神阙,关元,脾俞,气海,百会肺俞等。

针灸补气:足三里,百会,三阴交,气海,关元,脾俞,肺俞等。

药茶补气:人参灵芝茶,黄芪枸杞茶,洋参麦冬茶等。

药膳补气:黄芪心肺汤,人参炖母鸡,党参炖排骨等。

药酒补气:黄芪,人参,灵芝,麦冬,枸杞子等泡酒饮。

饮食补气:海参,鸡蛋,红枣,牛羊胎盘,芡实,山药,莲子等。

运动补气:气功,太极,导引,武术,健身操,适当活动等。

生活补气:生活作息规律,劳逸结合,心态平衡等。

按摩补气:按摩足三里,关元,揉腹,捏脊等。

治病补气:有病早治根治,切勿拖延,防久病耗气。

病后补气:大病术后产后均应及时调理虚损,防止气虚。

技巧补气:呼吸吐纳,意守丹田,三分饥寒,百事有节等。

(二)中医养血十四法

草药养血:当归、何首乌、阿胶、熟地黄、枸杞子、黄芪等。

成药养血:十全大补膏、归脾丸、复方阿胶浆、当归补血膏等。

饮食养血:桂圆、老母鸡、红枣、鸡蛋黄、猪肝、瘦肉、鱼类等。

生活养血:生活规律、劳逸结合、营养均衡、铁锅炒菜、禁浓茶。

节省养血:避免久视伤血、久思耗血、久劳损血、外伤出血等。

治病养血:防治出血、腎衰、再障、月经过多、崩漏等疾病。

西药养血:维生素C、维生素B12、富马酸铁等。

术后养血:大病、大小手术后、产后、人流后均应养气血。

药酒养血:黄芪、当归、人参、何首乌、枸杞子等泡酒饮。

药茶养血:当归桂圆茶、枸杞黑芝麻茶、酸枣仁茶等。

药膳养血:黄芪当归炖老母鸡、当归羊肉汤等。

针灸养血:足三里、三阴交、脾俞、血海、膈俞等。

艾灸养血:足三里、三阴交、神阙、中脘、血海等。

埋线养血:足三里、腎俞、脾俞、肝俞等埋线。

常按摩这4个穴位能提升气血

第一大穴,足三里。

防治疾病、强身健体的要穴。有句俗话,叫做“常拍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气血不足的人,不妨经常揉足三里穴,每次左右旋转按压30下。

第二大穴,血海。

人的身体以血为本,若要气色健康,不可不养血,没病的时候养血补血效果自不待言。

第三大穴,太溪。

意思大致就是溪水很多,肌肤要水嫩,气色要自然,自然离不开水的滋养,太溪就是身体里提供水源的重要穴位。

第四大穴,神门。

养心安神的重要穴位,睡眠对于气血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那些睡眠不好的人要经常按摩这个穴位。

无论您是痛经、少经、闭经、还是崩漏等,无论您是失眠多梦、长斑、脱发、手脚冰凉;无论您是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肾虚等妇科问题都可加老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jianiyaa.com/ddts/266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