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例研究西西里岛登陆作战打开欧洲之门

序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保证同盟国地中海航线安全畅通,促使苏德战场德军西调,打击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年7~8月,盟军在意大利西西里岛实施大规模登陆作战。盟军精心筹划准备,采取海空封锁、多方式立体上陆和分进合击等战法,经过激烈作战,成功登陆西西里岛,促使墨索里尼政府垮台。

作战双方:美军、英军和加军,德军、意军

作战时间;年7月10日-8月17日

作战结果:盟军成功登陆西西里岛,直接促使墨索里尼政府垮台。

作战背景

年11月,美、英军队在北非成功登陆。年1月14-24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举行会谈,主题是商讨北非战局胜利后盟军的作战方针。

会议上,美英双方对下一步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达成一致,但对具体的开辟地点却各执己见。美军认为,应尽快结束地中海地区的作战行动,以便腾出手来一举打过英吉利海峡,开辟第二战场。英军则认为,横渡海峡是一场无谓的冒险,可能会招致灾祸,不如从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开刀,如果成功占领该岛,能够扫除盟军在地中海的交通障碍,保证同盟国地中海航线畅通安全,确立美、英在地中海的控制权,促使苏德战场德军西调,促使意大利政府投降,为尔后向南欧、中欧进攻创造有利条件。经过激烈争论和反复磋商,双方最后商定下一步的进攻目标是意大利的西西里岛。

西西里岛是地中海的最大岛屿,位于地中海中部,东北隔墨西拿海峡与意大利本土相对,最窄处相距仅约3千米,西与突尼斯隔海相望,南邻马耳他,是北非通往欧洲的海上交通要地,是意大利的南方前哨和屏障,具有极其重要的军事价值。全岛呈三角形,东西最长千米,南北最宽千米,面积2.57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千米。

岛上多山地和丘陵,北部平均海拔米以上。地处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冬季温暖潮湿,而夏季则干燥炎热,沿海地区,尤其是西南方的部分,气候也受到非洲大陆影响夏天更为酷热,最高温可达48℃。全岛有横贯、斜贯铁路和纵横公路,交通方便。岛上有机场10个,濒海还有4个水上机场。

年4月19日~5月13日,盟军在北非实施了突尼斯战役,全歼德意在北非的残余兵力,标志着历时3年的北非战局以美英盟军的全胜而结束。

双方作战准备

(一)盟军作战准备

盟军登陆战役由其驻北非部队负责实施,艾森豪威尔上将担任总司令,副总司令兼陆军司令为盟军第15集团军群司令亚厉山大上将,海军司令为坎宁安海军上将,空军司令为特德空军上将。总兵力约47.8万人,各型舰艇艘、作战飞机架、运输机1架。

年5月,美、英参谋长联合委员会批准西西里岛登陆作战计划,代号为“爱斯基摩人”。

作战计划明确:以2个集团军从西西里岛南部和东南部登陆,在空降作战配合下,首先占领沿海主要港口和机场,然后向北发展进攻,多路围歼德.、意军主力,进而夺占全岛;由美海军中将休伊特指挥的西部特混舰队负责输送美国第7集团军在西西里岛的南部登陆,由英海军中将拉姆齐指挥的东部特混舰队负责输送英国第8集团军在西西里岛的东南部登陆;登陆前3小时,分别在西西里岛东南部的锡拉库萨以南地区、卡塔尼亚以南地区和南部的杰拉地区实施大规模空降,夺占要点和关键地形,夺控交通枢纽,支援和配合登陆部队登陆,牵制意军海岸防御力量,为登陆部队上陆和扩大登陆场创造条件。

根据水文、气象和天候条件,登陆时间定为7月10日2时45分。

各登陆部队任务区分:美第7集团军以3个师分别在西西里岛南部的利卡塔、杰拉和斯考格利蒂附近突击上陆,建立纵深24-40千米的登陆场,然后向岛北部和西北部的安纳、巴勒莫方向进攻;以1个空降师实施空降突击,切断通向杰拉的公路,阻止德军预备队增援。英军第8集团军,以4个师和1个旅,在岛东南端帕基诺半岛至锡拉库萨以南地区突击上陆,建立纵深约30千米的登陆场,尔后北上向岛东部和东北部方向发展进攻,切断德、意军退路;以2个空降旅分别在锡拉库萨以南地区和卡塔尼亚以南约8千米地区实施空降突击,夺控附近的公路和桥梁。

为摸清西西里岛空降地区敌兵力部署情况,美、英军组织空降兵指挥员和运输机指挥员,搭乘飞机利用夜暗进行了临空现地侦察,查明了西西里岛南部地域的敌兵力部署、目标分布和着陆地域的地形等情况。

战前,为隐蔽战役企图,美、英军采取了一系列欺骗和伪装措施,有效地欺骗和迷惑了德军,使其误认为盟军将在撒丁岛或希腊登陆。登陆前近两个月,盟军对意大利本土、西西里岛、撒丁岛、希腊等地广泛实施轰炸;海军舰艇在西西里岛西海域和希腊西岸实施佯动;将准备在希腊和撒丁岛登陆的假计划故意泄露给德、意军队;登陆编队在航渡中不从北非沿岸直接驶向登陆地域,而是绕道向南再向东行驶,造成进攻希腊的假象;对部分登陆地域不进行预先火力准备等。

(二)德、意军作战准备

早在盟军北非登陆成功后,德、意军就加强和调整了西西里岛的防御部署,由意大利古佐尼上将指挥的第6集团军负责全岛防御。

该集团军共辖12个师,其中德军装甲师2个,意军岸防师6个、步兵师4个,另有意军2个岸防旅、1个岸防团、6个炮兵群,加上要塞守备部队,共约26万人,水面舰艇约艘、作战飞机架。其中,意军主要由当地居民和地方武装组成,士气低落,战斗力较差。

针对美、英军可能进攻的方向,德、意守岛部队以一半兵力担任第一线海岸防御任务,将另一半兵力部署在该岛西部便于机动的地区,企图在美英盟军登陆时集中力量实施反突击,歼敌于水际滩头;如未能击退盟军,则转入纵深地区,择机进行决战。

作战简要经过

从年5月18日起,盟军开始对西西里岛实施火力打击和海上封锁作战。7月10日,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8月17日,登陆战役结束。

//

先期作战

//

在西西里岛和突尼斯之间有个叫潘泰莱里亚的岛屿,是意军飞机和鱼雷艇的基地,也是西西里岛的前哨阵地和屏障。为消除该岛守军对登陆作战行动的不利影响、建立进攻西西里岛的前进基地,盟军于登陆作战开始前两月便对该岛实施空中打击和海上封锁,阻断德、意军队对该岛守军的补给。

6月12日,该岛守军因遭到盟军持续不断的猛烈空袭,伤亡惨重,再加上缺少淡水而被迫投降。美、英军随即占领该岛。在对潘泰莱里亚岛采取行动的同时,美、英军驻北非和中东的海空力量,对意大利本土、撒丁岛、西西里岛以及希腊等地的机场、港口、交通枢纽、部队集结地域、雷达站、潜艇基地、工业中心等目标进行大规模轰炸和炮击,登陆前一周,又对这些目标进行了更加猛烈的轰炸,致使德、意军的雷达站、海防设施和机动道路等遭到严重毁坏,撒丁岛上的机场和意大利本土的5个港口不能使用,德、意军部署在西西里岛的架飞机大部也被迫撤出。意海军主要作战舰艇被炸伤炸沉,剩余舰船因缺乏空中掩护而进港避战。至此,美、英军掌握了地中海地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

//

空降作战

//

美第82空降师担任空降突击任务,其第,团分别担任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7月9日20时45分,第一梯队第团搭乘运输机从突尼斯凯鲁万机场起飞,编队飞向西西里岛。由于缺乏夜间飞行经验和天气恶劣,加上为了隐蔽作战企图,不准使用无线电,部分运输机偏离航线,飞到了西西里岛东岸地区,遭到德、意军队防空炮火的密集射击,有18架飞机被击落击伤,3架飞机迷航返回出发机场。

至10日2时,第一梯队在杰拉东北地区全部着陆。但由于风速较大,降落点多达20余个,最远降落点距目标达80余千米,着陆后的空降兵异常分散,只能各自为战。降落过程中遭敌火力杀伤,空降兵伤亡非常严重。

第团团长将身边的几名空降兵编成一个战斗小组,边战斗边收拢部队。至10日中午抵达比亚佐山山顶时,共集聚收拢了余名空降兵。

11日晨,一支德军坦克部队和1个步兵营准备前出反击登陆的美军第45师,途经此地发现美空降兵,随即发起猛烈进攻。美空降兵利用有利地形顽强抗击,击退德军多次进攻,击毁击伤德军坦克50余辆,为登陆部队上陆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10日2时45分,美军第7集团军先头部队第1师在杰拉登陆。由于空降第团没能完成预定的作战任务,为增援美第7集团军登陆,巴顿中将急令美空降兵第二梯队团于11日夜在法列罗机场附近实施伞降。

恰巧在第团空降前,美第7集团军和海军得到通报,称当夜德军可能在杰拉地区实施空降。但联合战役指挥机构没有及时将团的空降行动通知第7集团军等部队,因此,当运送第的飞机飞临空降地区时,被误认为是德军实施空降的运输机,地面部队进行了猛烈射击。

至22时40分,除先头分队余人在法列罗机场附近伞降外,有60架运输机被击毁击伤,8架遭袭后迷航返回出发机场,76架被迫散开并降低高度,将空降兵空投在法列罗机场以东的广大地区。

着陆时,空降兵再次遭到己方上陆部队的火力杀伤,伤亡极其严重。15日,第82空降师因伤亡过大,奉命暂时撤出战斗,编入驻守杰拉的美第7集团军预备队。

英军的空降行动由英第1空降师担任。该师辖机降兵第1旅和空降兵第1旅。7月9日l8时42分,英机降第1旅乘滑翔机从突尼斯的苏塞机场起飞。按照原定作战计划,应当在距离西西里岛海岸米左右、高度0米时实施滑翔机解缆。但在实战中,为避免被德军雷达过早发现和减轻恶劣天气影响,运输机.采取低空飞行,未升至计划高度便解缆。由于风速过大,超过半数的滑翔机掉进大海,22架滑翔机降落在目标区1.6千米范围内,49架滑翔机降落在距目标10-16千米的范围内。

着陆后,英空降兵快速夺取了彭德格朗大桥,并组织起有效防御。至10日晨,空降兵与敌军对该桥展开了反复争夺。英空降兵曾一度失守大桥,后在英军后续部队的协助下重新夺回对大桥的控制权。

13日19时20分,英空降第1旅乘运输机和滑翔机从突尼斯的苏塞机场起飞。为避免再遭己方舰炮误伤,运输机在海上飞行过程中多次改变航线。但由于组织仓促,联合战役指挥部又没有及时将空降行动通报海军和陆军。运输机群到达西西里岛东南帕塞罗角上空时,还是遭到英军舰队的误击,编队队形被打乱,11架运输机被击落,27架运输机被迫返航。其余运输机飞临西西里岛上空时,又遭敌军地面炮火射击,38架滑翔机被击落,12架滑翔机被击伤。空降兵分散着陆在西麦托河及埃特纳火山地区。

14日1时,着陆后的空降兵向卜利马索尔大桥快速机动。凌晨4时,空降兵到达大桥并发起进攻。但在此之前数小时,为保障大桥安全德军也向大桥空降了部分兵力。双方空降兵围绕大桥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最终,英空降兵击退了德空降兵,夺占了大桥。14日中午,德、意军队组织重兵对大桥实施反击,18时重新夺回大桥。此后双方反复争夺。英空降兵伤亡很大,两天后被迫放弃对大桥的争夺。16日,英第8集团军先头部队进至大桥附近,与空降兵配合重新夺回大桥,保证了主力部队顺利通过。

//

登陆作战

//

6月20日起,运送加拿大第1步兵师和英第8集团军第一梯队的输送编队,分别从英国和北非的塞得港、亚历山大等6个港口启航。7月5日起,运送美第7集团军第一梯队的登陆输送编队从奥兰、阿尔及尔等4个港口出发。9日,各输送船团在马耳他以南和以东完成会合后,按计划向换乘区航渡。

10日1时15分,首批登陆部队在距岸约7海里的海域开始换乘。凌晨3时,美、英军开始登陆。美第7集团军所属第45步兵师和第装甲团在斯考格利蒂地段上陆,起初遭到敌顽强阻击,后在空中及舰炮火力支援下,迫使意军弃城后撤。当日下午美第45步兵师占领斯考格利蒂。美第1步兵师在杰拉上陆。第一艇波顺利抵达海岸。第二艇波遭守军岸炮射击。登陆行动一度停止。后在舰炮火力对守军岸炮实施有效火力压制后,登陆行动继续进行。该师上陆后一度夺占杰拉,但遭到守军坦克和步兵的反冲击而被迫撤出杰拉。次日,美军在空中力量的支援下再度占领杰拉。

美第3步兵师采取由岸到岸方式在利卡塔南侧海滩登陆,遇敌微弱抵抗后占领利卡塔。英第8集团军所属加拿大第1步兵师在帕基诺镇西南上陆,未遇任何抵抗,当日便占领帕基诺镇及其附近机场。英第5,50,51步兵师和第旅在锡拉库萨至帕基诺间四个地段顺利上陆。美、英军第一梯队7个师和2个旅(团)于登陆当日基本完成上陆行动。

11日,美、英军地面部队在击退守军多次反冲击后,分别与空降兵部队会合。至此,美、英军上陆兵力达8万人,车辆辆、坦克辆,并夺占6处机场。16日,英步兵第50师占领卜利马索尔大桥。在拉古萨以北机场附近的加拿大步兵第1师与美军取得联系。美、英两个集团军组成统一的登陆场。

//

岛上作战

//

17日美军攻占阿格里真托。美空降第82师和装甲第2师沿西南海岸进攻。空降第82师于22日占领西西里岛西部沿海城市马尔萨拉和特拉帕尼,至24日在特拉帕尼和卡斯特拉马雷地区俘虏意军2万人。装甲第2师协同步兵第3师,于23日攻克西西里岛首府巴勒莫。

英军上陆后的进攻速度相对缓慢,自7月19日起被阻于卡塔尼亚至里翁福特南侧地区。与此同时,德、意军为保障主力撤退,依托东北部山地建立多道拦阻阵地,实施迟滞作战。

24日,美、英军集中约10个师的兵力向岛的东北部实施进攻。其中英第78师于7月25日海运至西西里岛,8月2日同加拿大步兵第1师一道抵达埃特纳火山西南麓。英第51师也于8月初抵达埃特纳火山南麓,协同英第?8师和加拿大第1师钳形夹击埃特纳火山上的德意军支撑点。英第50师经过3星期战斗,于8月5日占领西西里岛东部重镇卡塔尼亚。突击特罗伊纳镇的美步兵第1师于8月1日进攻受挫后,改由空中和炮兵火力突击,经过6天的持续猛烈轰炸,守军投降。美步兵第1师占领该镇。美步兵3师和步兵45师在圣阿加塔西侧遭德意军顽强阻击,数日不能前进。8月8日、11日、12日,美军各1个营先后在圣阿加塔、白罗罗和菲尔康三地登陆,协助正面进攻部队肃清了数个防御据点内的守军,并继续向东发展。由于德、意军顽强阻击,美、英军行动十分缓慢,德、意军主力得以从墨西拿撤回意大利本土。美、英军的围歼计划落空。8月13日,美、英、加军各1个师在兰达佐地区突破德、意守军的最后防线,17日进入西西里岛东北重镇墨西拿。至此,西西里岛登陆作战结束。

此役,德、意军伤亡及被俘共约16万人,损失飞机余架、火炮门。美、英军共伤亡2万余人,损失飞机多架、火炮门。西西里岛登陆作战期间,7月25日,意大利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被逮捕,持续21年的法西斯独裁统治就此宣告结束。

战例解析

西西里岛登陆作战,是美英军首次实施的大规模联合作战行动。作战中,盟军巧妙伪装,集中优势力量实施先期作战和海空封锁,首次实施师旅规模的空降行动,以夺取敌浅近纵深的防御要点和交通枢纽,直接配合地面部队的平面登陆行动,一举实现作战企图。

隐真示假,积极欺骗和迷惑敌人,达成了作战行动的突然性

战前,美、英军有针对性地巧妙设计和实施了一系列欺骗措施。英国情报部门登陆前,实施了代号为"肉馅"的欺敌计划。一具看起来像是一名盟军参谋军官的尸体携带有关攻打撒丁岛和希腊的文件漂浮在西班牙海岸。希特勒接到德军情报部门送来的情报后,对盟军可能登陆的地点作了错误的判断,误以为盟军将在希腊和撒丁岛实施登陆,很快便作出了调整兵力部署决定:将德第1装甲师从法国调往希腊,准备支援那里的德、意守军;将德第90装甲榴弹师调往撒丁岛,增援岛上的意大利守军;将德第11空降军从法国北部调往法国南部,准备反击在撒丁岛登陆的盟军;将正在西西里岛南岸实施布雷行动的德军摩托扫雷艇和部分摩托鱼雷艇转到希腊海岸。

直到7月9日,德军海军部仍然坚信撒丁岛和科西嘉岛是盟军首要攻击的目标,在希腊实施登陆的可能性也很大。为进一步使德、意军对盟军登陆日期和地点产生错觉和误判,盟军在先期作战中,对意大利本土、西西里岛、撒丁岛和希腊等地都广泛实施轰炸,要求先期行动的登陆输送队在穿越地中海时尽可能延长航行时间,向地中海中部集中的时间尽可能向后推延。美、英海军舰艇在希腊西海岸和地中海西部海域实施佯动,使德、意军难以判明盟军的登陆企图和登陆地点。

此外,盟军还为登陆输送队制定了不同的航线,规定西部特混编队在马耳他岛以北海域集结,造成将进攻西西里岛西部的假象;组织佯动大队在西西里岛以西海域活动,发出虚假无线电信号,发射火箭和其他烟火信号,造成将在此举行大规模登陆的假象;对部分登陆海滩不进行航空和炮兵火力准备。这些措施使德、意军误认为美、英军将在西西里岛西海岸登陆,错误地将主力配置在西西里岛西部。

实施严密的海上和空中封锁,夺取和保持制空制海权。

战前,美、英海上、空中力量主动出击,积极歼敌,对西西里岛、撒丁岛、意大利本土以及希腊等地的机场进行猛烈轰炸,迫使德、意空军撤出西西里岛,夺取了制空权;对德意轴心国控制的重要港口进行严密监视,对意大利本土的重要军港进行照相,查明意海军舰艇动向,并对重要港口实施猛烈轰炸,使意海军主力舰艇无法出海作战,夺取了制海权。

登陆作战行动发起后,盟军航空兵继续对德、意空军机场进行持续轰炸,海军舰艇采取了严密的防空反潜措施,持续保持了制空权和制海权,有效掩护了航渡编队的海空安全,没有受到德、意军飞机和水面舰艇的攻击。此外,盟军还充分利用掌握的制空权和制海权,对潘泰莱里亚岛实施严密的海空封锁和火力打击,.切断该岛守军的后勤补给,阻断敌增援和回撤路线,导致岛上淡水供应中断,守敌心理压力增大。最终1万余人的守军全部投降。盟军很快夺取并控制了该岛。

统一指挥,密切协同

此役,交战双方在联合指挥和行动协调上都暴露出诸多问题,导致作战行动的协调性差,指挥控制不够集中统一,不仅各种作战力量未能协调一致地共同打击敌人,而且还出现了明显的误伤,没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力量的整体作战威力。一是军种协同程序复杂,流程环节过多,协同时效性差。例如,在空中支援方面,盟军规定陆、海军在向西西里岛机动途中,可以向位于北非的目标委员会申请空中力量的支援,但必须在半天前提出空中支援申请。登陆部队申请火力支援,必须由特混舰队指挥官向海军司令提出报告,再由海军司令通报给空中力量指挥官,由位于突尼斯的战术空中力量指挥部下达飞机出动命令,协调流程繁琐,协同周期长,经常是当空中支援飞机到达时已丧失最佳战机,这种情况在登陆头几天就给美、英登陆编队带来较大损失。二是个别军种各行其是,与其他军兵种的相互协调不够到位,造成了不必要的误伤。在拟定协同作战计划时,空中力量计划参谋机构只注重研究战略轰炸,不考虑战术协同问题,拒绝海军提出的近距离空中支援指挥权的请求,没有参加联合作战协同计划的制定工作,且协同信(记)号不明确,结果在登陆作战行动发起前,就有数十架飞机被己方击伤击落。三是指挥职责不清,督促检查不到位,没能将一些重要的作战行动信息及时传到相关部队,造成严重误伤。

在德、意军方面,指挥不集中不统一、行动不协调不同步的问题也非常突出。按照规定,西西里岛守军统一由意大利第6集团军司令古佐尼上将指挥,但由于德军对意军缺乏信任,德军意大利南部战区总司令凯塞林元帅也参与指挥西西里岛守军。意军主张将主力配置在东部地区以增强反击能力,德军则提出将主力全部配置于西部浅近纵深。由于存在两套指挥体系,缺乏集中统一的决策和指挥,正确的判断和决心无法落实,在作战行动中也没能密切协同,主动配合。英军进攻奥古斯塔港时,驻扎港内的余名德军士兵在破坏军事设施后,奉命弃城向北撤退,而意海军水兵3个教导连及部分勤务分队未接到撤退命令,仍继续坚守,其后也未得到任何支援,最终港口失守,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德军装甲师在杰拉实施反突击时,已经摧毁美军前哨阵地并冲到连接海滩的沙丘地带,登陆美军很快就将被赶下海去,但德意空军未能及时实施火力支援,而美军作战舰艇则从容地对德军坦克实施射击,致使德军反突击失利,损伤严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jianiyaa.com/ddts/268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