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前文~
(1)缅甸空战(23)~印度洋作战
(2)缅甸空战(24)~科伦坡空战
这是上一篇文结尾处一些朋友的留言~
是的,请继续往下看~
(一)蝴蝶效应
(二)搜索计划的盲点
(三)鱼雷换炸弹,炸弹换鱼雷
(四)印度洋与中途岛之战的对比
时间回到4月3日,机动部队指挥官南云忠一中将发布了第72号命令,主要内容是4月5日凌晨,除了留下半数零式战斗机掩护机动部队之外,机动部队将起飞架战机空袭科伦坡港,这是机动部队的全部打击力量,架战机要比2月空袭澳大利亚北部达尔文港的兵力还要多30架。
蝴蝶效应
4月4日15时55分,比睿号战列舰报告发现盟军PBY卡特琳娜飞艇。日军反应迅速,10分钟内,18架零式战斗机从5艘航空母舰上起飞,在30分钟后,16时22分,击落了盟军第中队中队长伦纳德.伯查尔少校驾驶的卡特琳娜飞艇。
伦纳德.伯查尔少校与6名机组乘员被随后赶到的日军驱逐舰矶风号俘获。虽然伦纳德.伯查尔少校为了误导日军,提供了在发报之前卡特琳娜的机载无线电已被日军战斗机击毁的虚假证词,但南云忠一中将并不相信这一点。
现在奇袭科伦坡的计划已经失败,南云必须做好两手准备,应对随时可能出港与其一战的东方舰队,根据战前(年3月16日)日军大本营发布的“大海参机密第号电”,南云忠一相信3月上旬盟军在印度洋的兵力为:
战列舰3艘:复仇号、君权号、雷米拉斯号;
航空母舰2艘:竞技神号、不屈号;
重巡洋舰4艘:康沃尔号、伦敦号、苏塞克斯号、堪培拉号;
印度有近架盟军战机、缅甸有80架,还有大约架战机正在增援途中。
此外,根据日军大本营的预测,印度洋随时可能得到2艘航空母舰和2艘战列舰的增援力量(日军知道厌战号战列舰即将到来的情报)。
4月初,如果按照最坏的情况考虑,盟军兵力可能为4艘航空母舰、5艘战列舰,4艘重巡洋舰,加上锡兰岛可能部署架左右的岸基航空兵力。
2航战指挥官山口多闻少将
19时05分,2航战指挥官山口多闻少将向南云忠一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明天尽早起飞第一波飞机空袭科伦坡。
第二、建议扩大明天搜索和巡逻的范围。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条,保留预备队准备应对可能已经出港的敌方舰队。
一个小时之后,20时03分(东京时间23时03分),南云发布机动部队第75号作战命令,修改了原定方案中的水上飞机搜索计划,增加了使用的侦察机数量和扩大了搜索范围(后文中详述)。并决定将空袭科伦坡的架战机减少为架,保留一部分兵力作为预备队。
我们与2月份的空袭澳大利亚北部达尔文港的出击兵力做一个对比:
空袭澳北达尔文港时,南云机动部队包括第1、2航战4艘大型航空母舰,出击兵力合计机,几乎清空了4艘航空母舰的机库。
而这一次空袭科伦坡,南云谨慎保留了第1、2航战的53架九九舰爆和5航战的37架九七舰攻作为预备力量,准备对敌方舰队进行打击。
第5航空战队指挥官原忠一少将
第5航空战队指挥官原忠一少将接到命令后,开始将翔鹤、瑞鹤两舰的九七舰攻已经装备的公斤通常弹(用于空袭科伦坡港)卸下,换装用于对舰攻击的鱼雷。
想要为航空母舰的舰载攻击机换装武器并不容易,因为九七舰攻携带不同类型的武器时,需要连炸弹挂载架一并换装。
九七舰攻的两枚公斤弹分别挂载左右主翼下方
公斤炸弹和鱼雷挂载在机体下方,偏向右侧
可以看到换装炸弹和鱼雷需要使用完全不同的挂载装具
根据飞龙号“印度洋机动作战战斗详报”,即使是在炸弹和鱼雷已经从弹药库移出到机库甲板,地勤人员已经将定深、引信安装设置完毕的情况下,为18架九七舰攻换装武器最快也需要下面的时间
鱼雷换炸弹操作时长
(1)鱼雷换装2枚公斤弹,2小时30分;
(2)鱼雷换装1枚公斤穿甲弹,1小时30分;
(3)鱼雷换装1枚公斤通常弹,2小时30分;
炸弹换鱼雷操作时长
(1)2枚公斤弹换装鱼雷,2小时;
(2)1枚公斤通常弹换装鱼雷,2小时;
(3)1枚公斤穿甲弹换装鱼雷,1小时30分;
4月5日凌晨3点30分(东京时间6点30分),第5航战的九七舰攻鱼雷换装完毕。如果原忠一能预料到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他一定会骂娘~
6点,机动部队第一波架舰载机在夜幕中升空,向科伦坡飞去。同时,各舰按搜索计划派出了5架水上侦察机,展开扇形搜索。
搜索计划的盲点
4月3日,机动部队指挥官南云忠一中将发布的第72号命令中,定于4月5日凌晨,由3艘巡洋舰派出舰载水上侦察机,对机动部队西方海面进行深度英里的搜索。
4月4日20时03分,在南云发布的机动部队第75号命令中,将阿武隈、利根、筑摩号派出的九四式水上侦察机的搜索深度向西延伸,扩展到英里,同时,派出第三战队战列舰携带的2架九五式水上侦察机,对机动部队预定前进路线的前方进行英里范围的搜索。
南云4月5日的搜索计划
金刚号九五水侦,度搜索线,深度英里;
榛名号九五水侦,度搜索线,深度英里;
阿武隈号九四水侦,度搜索线,深度英里;
利根号九四水侦,度搜索线,深度英里;
筑摩号九四水侦,度搜索线,深度英里;
修改后4月5日凌晨的机动部队水上侦察机搜索扇面,由北向南分别为金刚、榛名的九五水侦(绿色),阿武隈、利根、筑摩的九四式水侦(红色)。
由于扇形搜索方式天然存在的问题,距离出发点越远,侦察机之间的间距越大,当两机间距超过侦察机有效视野的两倍时,就会出现搜索盲区。
~示意图~
左边是你以为的搜索区域,右边是实际的搜索区域,区域之间存在搜索盲区;
如果进一步考虑到飞机视野区域的有效性,实际搜索区域可能是这个样子的(黑色区域为侦察机搜索盲区)。如果敌舰从搜索盲区之内经过,实际上不会被侦察机发现。
4月4日凌晨6点,在南云的水上侦察机起飞时,离开科伦坡的两艘盟军巡洋舰——康沃尔和多塞特郡号正沿度航向,以23节航速南下,距离南云机动部队大约英里,他们的航向大致与南云派出的搜索机航向垂直。
7点,盟军航向转为度,航速不变。
日军九五式、九四式水上侦察机的巡航时速约为节,因此根据飞行速度计算,大约在,水上侦察机应该会飞过英里的距离,抵达可以侦察到盟军巡洋舰的位置。
但是并非如此,实际是在2小时以后,日军水上侦察机才发现了盟军两艘巡洋舰。
当榛名号的九五水侦沿度搜索线到达搜索范围的极限距离时,两艘盟军巡洋舰已经驶过该位置2个小时了。
阿武隈号的九四水侦沿度搜索线向西北飞行,7时48分,推测两艘盟军巡洋舰在阿武隈号水侦南方大约25英里外行驶,可能视线被云雾遮挡,九四水侦也未能发现他们。
7时48分,利根号的水侦位于阿武隈号水侦南方,它沿度搜索线飞行,在经过英里的飞行之后,它与阿武隈号水侦之间出现了大约90英里的空隙。此时它从两艘盟军巡洋舰前方大约60英里处飞过,由于距离太远,它也不可能发现盟军巡洋舰。
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南云忠一使用的搜索机数量不足,在进行扇形搜索行动时,两架水上侦察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出现了较大面积的搜索盲区,那么,机动部队到底配备了多少架水上侦察机呢?
机动部队部队水上侦察机共有23机:
第3战队的战列舰金刚、比睿、榛名、雾岛,各装备3架九五式水侦(E8N“Dave”),合计12机;
第8战队的重巡利根、筑摩各装备5架水上侦察机:
1架零式水侦(E13A1“Jake”)、1架九四式水侦(E7K2“Alf”)和3架九五式水侦,两舰合计10机。
第一水雷战队旗舰轻巡阿武隈,1x九四式水侦(E7K2“Alf”);
明明拥有这么多可用的水上侦察机,在执行搜索任务时却仅仅动用了其中的5架,而且,第5航空战队两艘航空母舰上还有37架九七舰攻正在待命,可以参加凌晨的搜索行动,但日军却为了保留进攻力量连一架都没有派出参与当天的空中搜索行动,只能说南云对4月5日的搜索行动不够重视。
8点30分,3架九四式水侦到达其搜索线的最远距离,它们开始依次左转,转向南方继续搜索,大约9点12分,九四水侦完成了搜索任务,现在开始向机动部队预定汇合位置返航。大约10点,返航中的利根号水上侦察机发现了两艘盟军巡洋舰,这已经是它起飞4个小时之后了。
鱼雷换炸弹,炸弹换鱼雷~好玩吗?
7点45分,渊田美津雄中佐机发报“全军突击!”。
8点,盟军巡洋舰编队指挥官奥古斯都.阿加(AugustusAgar)上校收到科伦坡转发的PBY卡特琳娜在6点48分发送的侦察报告,“一艘战舰和两艘巡洋舰在04.00N,80.40E的位置,航向度。”
此时敌人的位置距离康沃尔和多塞特郡号英里,在大青花鱼鱼雷机的打击范围之内,奥古斯都.阿加将航速提升为27.5节,这是康沃尔号能达到的最大航速,阿加上校希望尽快南下与萨默维尔的A编队汇合,以获得空中掩护,他还命令两艘舰上的高射炮都准备就绪。
8点18分,渊田美津雄中佐机发报“准备进行第二波攻击~”。
8点52分,收到报告后的南云命令,第三编制(指第二波攻击机)换装第三兵装,收容第二编制之后出击。收到命令的第五航空战队开始卸下鱼雷,换装公斤炸弹,准备对科伦坡港进行第二波空袭。
飞荇猪的评论:
敌方舰队在哪里?是否已经出港了?敌方有没有航母?渊田美津雄中佐从珍珠港开始就作为南云机动部队的第一前线指挥官,他在不清楚这些信息的情况下,每次都是一味想着扩大空袭战果,这是太贪心,性格鲁莽或者仅仅只是愚蠢?
夺命连环Call不久之后还将再一次干扰南云忠一的判断,渊田中佐的继任者友永丈市海军大尉,在中途岛战役中同样要求机动部队立即派出第二波,我想他大概没有考虑过当地机场上、港口里到底有多少有价值的攻击目标。在中途岛的美国机场上就没剩下几架飞机,也没有舰船可供袭击。
如果机动部队的指挥官换一个顽固一点的人,也许不会理睬他的请求,而会专注于自己的主要任务——“消灭敌主力舰队”。在机场上多炸几个弹坑和击沉无关紧要的运输船完全是可以捎带手顺便做做的事情。
但南云忠一却不是这样,这倒也不能完全怪他,因为珊瑚海战役时,第5航空战队在美国航母的打击下损失惨重,苦苦挣扎时南云并不在场,他是没有挨过岁月的毒打。
9点48分至10点25分,第一攻击波返航着舰,10点整,突然收到了利根号派出的九四式水上侦察机发出的侦察报告:
“发现2艘巡洋舰,出发点方位度,距离海里,航向度,速度20节。”
截图出自电影《中途岛之战》~
收到这份电报的南云忠一紧张起来,他先是立即派出利根和筑摩号巡洋舰的零式水上侦察机对目标保持接触。随后准备进行对舰攻击,此时第一攻击波刚刚完成降落,需要整备,手头能够立即出击的只有之前预备好的第二波攻击机——第1、2航战的53架九九舰爆和5航战的37架九七舰攻。
为了打击巡洋舰这样的目标,最好还是使用鱼雷,10点23分,南云忠一再一次下令5航战的九七舰攻换装鱼雷,他询问原忠一少将,需要多长时间(换装鱼雷)完成出击准备。
10点57分,原忠一少将答复南云,最快也要到13时(2个小时后)才能完成舰攻出击准备(实际原忠一的动作比这个预计时间还要晚一个小时)。南云十分焦急,他命令5航战的舰攻必须要在12点完成出击准备。
(读到这里,做过软件开发的同学是不是和我一样,感觉南云忠一好像是一位项目经理,一般情况下,项目经理都会询问程序猿同学,按照这个功能模块提出的需求,你需要多少时间完成?程序猿如果如实预估完成时间是30工作日的话,一般情况下项目经理会提出要求20天~25天做完,然后留5天时间进行测试,所以为了应对这种项目经理,程序猿一般预估工作量会留有余地,而项目经理为了应对这种程序猿,又会进一步的压缩开发时间…………)
10点50分的一条电报救了纠结的南云忠一,轻巡洋舰阿武隈号的水上侦察机发现了两艘盟军重巡洋舰,但是他们却误将其舰型识别为驱逐舰,并报告南云说:“驱逐舰2艘,基准点方位度,距离海里,速度24节。”
既然目标只是小小驱逐舰,那么也许不需要使用鱼雷了,11点18分,南云忠一下令第1、2航战的舰爆12点出击。九分钟后,南云发出这样的信号:“之前提到的巡洋舰实际上是驱逐舰。”
11点49分,赤城号舰爆队出击,11点59分,飞龙号舰爆队出击,12点03分,苍龙号舰爆队出击。翔鹤、瑞鹤此时还在努力的将炸弹换装为鱼雷。
截图出自电影《中途岛之战》~
11点55分,利根号水上侦察机赶到两艘盟军重巡洋舰上空保持接触,同时引导舰爆队出击,报告如下:
“发现2艘巡洋舰,出发点方位度,距离海里,航向度,速度26节。”
不久之后,根据利根号舰长的命令,12点45分利根号水上侦察机再一次确认了2艘盟军战舰的舰型为肯特级重巡洋舰。
13点25分,第5航空战队指挥官原忠一命令5航战的九七舰攻14点整出击,目标肯特级重巡洋舰,方位度,距离英里。
从凌晨6点起、到下午2点之间长达6个小时的时间里,第5航空战战队除了起飞6架九七舰攻引导第一攻击波返航着舰之外,翔鹤、瑞鹤两舰的九七舰攻一直在南云忠一犹豫不决的命令中反复换弹!鱼雷换炸弹,炸弹换鱼雷成了地勤人员的噩梦。
印度洋与中途岛之战20个关键因素的对比
~(未完待续)~
下期内容:~两艘重巡洋舰的命运
动图出自《新银河英雄传说》~
这是一个海战爱好者的港湾,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