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代欧洲盛行的标枪兵在中国似乎没有市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问丨纵观古代世界的战争史,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标枪作为一个重要的武器,在欧洲等地长期流行。但在东亚,尤其是中国地区,这种武器似乎一直都没有市场。那么,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这种差异的呢?

标枪对于使用重甲或大盾牌的敌人来说是非常有效的

标枪在古代的中国并不是没有市场,相反标枪在中国地区淘汰的比欧洲和亚洲其他地方都要晚。只不过标枪并没有成为中国古代很多王朝军队的主要武器。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局面,其实并不能以武器技术作为唯一衡量标准。相反,我们要考虑古代军事制度对于社会本身风气、文化的依赖程度。

从技术上来说,早期标枪是有其存在意义的。这种武器虽然在射程上不如弓弩类投射武器,但在当时拥有巨大的破坏力优势。对于装备大盾牌和重甲的敌人来说,一支标枪是非常具有杀伤的。对于缺乏保护的鱼腩而言,威力较大的标枪也有很大震慑性。这就是标枪长期能与弓箭、弩等远射武器并存的原因。

最初的希腊重步兵就会在近战前投掷一轮标枪

在古希腊,就存在这样的情况。最初的希腊重步兵,实际上人手1-2把标枪或投矛。他们在战斗中往往先抛出一支,再用另一支肉搏。在公元前7世纪初的方阵步兵革命后,标枪兵依然在古希腊和马其顿的军事体系内,保有自己的地位。甚至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只带弓箭手的雅典重步兵,被安托利亚标枪兵在山地地形下击败的例子。这就是因为标枪比其当时的复合弓来说,对重甲部队的杀伤力更大。

意大利南部“大希腊区”的标枪骑兵

但早期希腊人对标枪的钟爱,并不是他们所独有的。北方的色雷斯人,学习希腊军事制度前的马其顿人,都是擅长使用标枪作战的群体。隔着爱琴海的小亚细亚各地,也都是善于使用标枪的好手。甚至是西亚北部与中亚东部的波斯-伊朗系民族中,也都是非常依赖标枪作战的。尽管他们本身还不乏好的骑兵和弓箭手,却依然保留着使用标枪的重装或轻装步兵。

波斯帝国的精锐步兵一样是会使用标枪作战的

如果你从地形图上来看看这些民族的发源地,你就能明白:居住环境偏山地的民族容易发展出好的步兵。当他们征服平原地区后,也就会把标枪文化带入当地。当地的社区文化,比较崇尚小团体自治。标枪训练则深深植入了他们的文化基因当中。所以,当马其顿方阵这种需要国家组织训练的大规模专业兵团消失后,反抗罗马统治的马其顿人就拿起了从小练习的标枪。

使用标枪齐射东方具装骑兵的罗马步兵

反其道而行的恰恰是以标枪战出名的罗马人。他们在共和国早期,并不以标枪战著称。当需要面对凯尔特人、希腊人、迦太基人和马其顿的人各种步兵方阵后,才逐步走向了标枪+短剑的“邪路”。标枪类武器在他们手里,被发挥到了古代世界的最高峰。

成为骑士典范人物的罗兰就在西南山区被标枪干死

进入中世纪后,普通重步兵与骑士队伍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欧洲大部分地区的军事面貌。弓箭手与弩手也稀释了标枪手的生存空间。但在很多山区,标枪手依然是非常好用的军事资源。一个典型就是欧洲西南地区的阿基坦-纳瓦拉-伊比利亚地区。他们在当地山区,依然用标枪打的非常勇猛。著名案例莫过于加泰罗尼亚人,他们的标枪兵曾经先后击败过穆斯林骑兵、欧洲骑士、突厥骑兵和拜占庭骑兵。他们在向地中海扩张的进程中,也在海战中大量使用标枪。

著名的加泰罗尼亚轻步兵经常使用标枪伏击对手的精锐骑兵

一直到中世纪的中后期,弩在战斗威力与作战成本上都赶上来后,标枪才逐步从这些地区消失。不断发展的盔甲本身,也开始让标枪越来越显得效率低下了。欧洲主要地区内,最后使用标枪的是16世纪初的西班牙轻骑兵。20年内,他们就在新的战争中被淘汰出局。传统的弓弩或许并不会对标枪的特殊地位造成威胁,但火器的普及则宣布了标枪在欧洲等地的死刑。

16世纪初依然使用标枪作战的西班牙轻骑兵

在亚洲内陆,情况是与欧洲发展脉络类似的。差不多的军事进化进程,在波斯和伊朗北部的山区里,一直进行着。尤其是在坚守传统波斯制度的北部,德拉米人这样的标枪高手,顽强抵抗着阿拉伯征服者。甚至在他们皈依伊斯兰后,还南下控制巴格达的哈里发,建立布韦希王朝。他们在后来败给塞尔柱突厥势力后,依然用标枪为突厥势力战斗了几百年,成为重要的步兵兵源。标枪在这些地方的彻底式微,除了复合弓文化的普及外,就是欧洲火器的不断输入。

从阿巴斯王朝到塞尔柱王朝标枪都是伊朗化步兵的重要武器

最后再看东亚大陆的情况。标枪在理应发挥最佳效果的年代,反而显得默默无闻。究其原因在于使用标枪的社区文化在大约西周征服开始,就被强行打断了。很多中原地区的居民,在西周征服者的控制下,被剥夺了参与战争的权力。加上早期的西周征服者,也只有少数人配有重甲,需要大量训练的标枪便没有了市场。作为军队主力的国人,也大都训练弓箭等武器。标枪文化便在中原无法兴盛起来。

西周制度下的野人顺民被最大程度的剥夺了武力

到了后来的春秋战国时期,列国诸侯为了扩军需要,才开始大量使用被剥夺武力的野人参军。但已经丧失了社区武力文化的顺民,既不能迅速掌握弓箭要领,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用好标枪。解决办法就是让他们使用训练简单的弩来作为主要武器。这也是中原地区弩文化早早确立,而标枪文化过早夭折的社会因素。

在那个时代,不是没有标枪兵在中原及周边地区存在。只是他们大都不是顺从周礼天下制度的蛮族,并经常成为诸侯国开疆拓土的对象。他们原先的社会群体被消灭干净后,标枪文化也基本从中原地区消失了。

标枪在东亚大陆没有市场是从先秦时候就由制度设计造成的

但你或许想不到的,在欧洲和内亚都淘汰标枪的近代,明朝军队依然会使用标枪。甚至是以建立强军对抗倭寇的戚继光看来,标枪都是非常好用的武器。明朝的兵书中,更是推崇了类似古代波斯-希腊-罗马那样的标枪步兵。要求他们投掷标枪,然后使用盾牌和佩刀肉搏。这些部队也一直在南方各地存在到了清朝建立为止。

明代兵书中标枪依然占据一席之地

在明朝的南方部队中标枪一直没有被淘汰

最后总结下:

1标枪在山地地区比较普遍,在平原地带并不那么吃香。

2标枪在古代很长时间内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在技术发展和社会结构改变中,慢慢退出战争舞台。其中在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前,社会形态的改变是主要因素。

3中国早期标枪不吃香,是因为社会形态问题造成的。后期标枪依然存在,则是技术发展滞后的表现。

推荐阅读

罗马真的是靠标枪与剑盾征服世界的吗?

米南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jianiyaa.com/jtqk/268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