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的故事》是马林娜利沃夫娜采洛瓦里尼克的母亲的家族自述,共分五章十节,讲述了一个家族跨越了二百年的简史。现选取前三章,这个家族因为历史的原因与中国东北,尤其是与哈尔滨相关的内容译出,分四次在公号刊发,以利读者诸君再从一个侧面了解那段历史的真相。
这三章分别是:《童年》、《青年时代》两章,讲述了家族的来龙去脉,到作者的曾外祖母流落到中国东北的缘起。第三章《在苏联领事馆的日子,年》讲述了奥古斯塔在哈尔滨由秋林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妻子,从过着富足的生活,到因为社会的变故和个人命运的起伏而跌宕的人生经历。
Macrooz译
接上篇哈尔滨的故事(节选)III:在苏联领事馆的日子(上)
年5月27日,中国军队把苏联领事馆围了起来。谁都不许出入。但一个个子不高、梳着日本小女孩那样的头发的黑眼睛女孩,可以不受约束去找她的妈妈。通常,她手上总是拎着一只黄色的日本小包,那是日本女人装化妆品、手帕用的,再多也装不下什么。这一天,伊林卡像往常那样跑去找妈妈。奥古斯塔阿列克谢耶夫娜是这么讲的:“我手上抱着孩子走进领事的办公室,想在安排孩子睡觉前让他们道别。办公室里一切都翻了个底儿朝天。中国人在翻找着什么东西。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梅利尼科夫站在书桌前面,面色苍白,紧紧地咬着嘴唇。他从我手里接过孩子,贴了贴脸儿,我发现,他给孩子的襁褓里塞了什么东西。我们出来。我在卧室给尼娜依希多罗夫娜看了那几张纸,就是他放在纳塔尔卡的襁褓里的。‘得把这些纸转移出领事馆。’尼娜依希多罗夫娜小声说。”
而伊林卡这么讲:“我跑向妈妈。‘伊拉奇卡,’她冲我说,‘委托你一件需要非常负责,也很可怕的事。如果抓到你,你和我们都得死。’”伊林卡出于年轻人的轻率同意了。像习以为常的那样,她进去就又跑出来了,还冲着保安人员挥了挥小包。在家里,她把文件藏到了烟道里,好在这事是在夏天。这些文件在俄国和中国的关系中有着重大的意义。
很早有过一部电影:《国家边境》第三部《东方边界》第二集。字幕中说,这些文件最终也不知道是用什么方法藏起来的,是谁藏的。看完这部片子我建议李库霞公布这起事件,可她断然拒绝了。她回复说,这是太久的事了,应该都忘掉。可应该忘记吗?
过了些年。家里安稳些了。没有财富,却也并不贫寒。梅利尼科夫一家对奥古斯塔阿列克谢耶夫娜一家很好,这一点也缓和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尼娜依希多罗夫娜很喜欢伊林卡。她们有很多交流,一起散步,一起读书,一起在松花江边和扎兰屯的达恰休假。和这个女孩子在一起很有趣。她的聪慧和严肃不合她的年纪。她还那么漂亮,就像她的父亲那样。
伊林卡和列娃
左为戈丽娅、玛格丽特和伊林卡在大使馆内。
奥古斯塔阿列克谢耶夫娜和纳塔尔卡
(小的)和艾维林娜在扎兰屯
纳塔尔卡在扎兰屯的达恰
奥古斯塔阿列克谢耶夫娜戴着头巾在喂纳图西卡
——尼娜依希多罗夫娜这么称呼纳塔尔卡。
年在扎兰屯达恰的河边休息
推测这是纳塔利娅依希多罗夫娜古科夫斯卡雅
——尼娜依希多罗夫娜的妹妹,-年间,哈尔滨。
左为纳塔利娅依希多罗夫娜,
右侧为尼娜依希多罗夫娜。
左侧的伊林卡巴尔巴申娜
和右侧的纳塔利娅依希多罗夫娜古科夫斯卡雅,
-年,哈尔滨。
伊林卡巴尔巴申娜和艾维林娜梅利尼科娃,
年哈尔滨。
苏联驻哈尔滨领事馆员工的孩子们在散步。-年。
傍晚,伊林卡和女友们跑到这家餐厅
看火车站的彩灯。
到了年。戈林娜出嫁了。她从中学刚一毕业,就也开始在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梅利尼科夫那里的护照部工作了,干了一年。玛格丽特和戈林娜都是出色的打字员。戈丽娅嫁给了斯柳萨列夫阿纳托利吉洪诺维奇,也就是我的父亲。
我父亲有兄弟三人:大哥米哈伊尔,年出生;二哥叶夫根尼年11月17日出生。再就是阿纳托利,生于年6月10日。他们是铁路钳工的孩子。
前坐者为米哈伊尔。
后站立者,左为阿纳托利,右为叶夫根尼。
父亲吉洪伊万诺维奇斯柳萨列夫
和母亲普拉斯科维娅德米特里耶夫娜
切尔尼科娃
他们的父亲吉洪伊万诺维奇斯柳萨列夫和母亲普拉斯科维娅德米特里耶夫娜切尔尼科娃都是沃罗涅日州罗索希区彼得罗夫卡村生人。(吉洪伊万诺维奇的父亲——伊万斯柳萨列夫在岁的年纪从婚礼上跑出来,醉酒的状态下站在四轮子大车上驾着马跑。结果被树上垂下来的树枝从马车上掀下来,随后便死掉了。)
年,他们带着刚满周岁的米哈伊尔来到哈尔滨挣钱。开始的时候,跟大家一样,生活很艰难。他们住在简易木板棚里,走廊的左右两侧都是房间,每个房间住着一户人家。像热尼亚给我讲的那样,活得非常艰辛。总有醉酒的邻居骂着脏话,男人们酩酊大醉后的蠢行,受了委屈的孩子们和女人们的喊叫声。但吉洪伊万诺维奇既不喝酒也不抽烟,他的孩子们也是一样,从来不喝酒、抽烟。热尼亚是个虚弱的男孩,尤其难以承受这样的日子。他不像小儿子托利卡(阿纳托利的小名。--译注),托利卡能适应任何环境。
他们的父亲是和善、随和的人,和男孩子们相处得很好,晚上,他给儿子们缝补鞋子和衣服,为的是孩子们能像大家一样穿戴,休息日和他们一起去教堂,在唱诗班唱圣诗。他们都有音乐天赋,有音乐的分辨力和好嗓子。母亲则相反,是个严厉的女人,她更喜欢米沙,也就他能得到些许母亲的温暖。她不喜欢阿纳托利,因为他任性和个性粗野。阿纳托利参与所有男孩子们的打架,挑头的总是他,可也会保护自己。热尼亚则相反,是个安静、稳当、知识分子气的男孩儿,后来,我了解他,他以自己优雅的气质征服了我。
一个人的名字的确给予这个人符合他本质的个性。热尼亚常常坐在台阶上,晒着暖洋洋的太阳,看着道路对面漂亮的房子,那里面住着铁路工程师,工程师的几个保养得很好的女儿,都是乘着轻便马车上学。热尼亚向自己保证,一定要成为一名工程师。
当热尼亚五年级的时候(大约是年),他的父亲,作为优秀工人,铁路上分配给他一所小房子,有几个房间,还带个小院子和所有居家需要的附属建筑。整个家庭生机勃勃起来。父亲收入不错,妈妈做家务,养了猪和鸡。家,站稳了脚跟。
对孩子们来说,圣诞节和复活节有着自己的欢乐。这时,秋林商店会有节前的打折活动,孩子们用几个戈比就能买些巧克力和好吃的糖果。热尼亚年老的时候,还会想起这些时刻。他会清楚地记起中国,他模仿着中国人,装成他们的样子,学他们怎么讲话,怎么鞠躬致意。比如,伊林卡来到中国的小商店,买鞋子。中国人把她安排坐到小椅子上,开始给她试穿鞋子,一只又一只,直到她满意买下为止。他们是非常殷勤的。
吉洪伊万诺维奇和儿子们
(自左侧起阿纳托利、叶夫根尼和米哈伊尔)
吉洪伊万诺维奇在缝鞋子
家里的院子,看得到牲口棚。
年。照片中看得见带阳台的砖房。
照片中,左为吉洪伊万诺维奇、
伊林卡、吉洪伊万诺维奇的堂兄弟。
照片中,自左侧起为别佳、伊林卡、
戈丽娅、吉洪伊万诺维奇,
坐着的人为普拉斯科维娅德米特里耶夫娜。
和亲友一起过节
(吉洪伊万诺维奇堂兄弟一家)
照片拍摄于-年
从左至右:米哈伊尔、热尼亚、
阿纳托利和狗儿,年回俄国前。
吉洪伊万诺维奇是唯一养家的人。米哈伊尔读完了四年级就去车站上干活了。他从年到年在蔡家沟等车站上任商务办事员。年“国际”汽车拖拉机培训班结业,获得了拖拉机手的专业技能。
阿纳托利只读完了九年制学校的七年级课程,在-年期间,他在学校当锅炉工。和年2月份给中东铁路图书馆作送信员(在讯问笔录当中这么写着)。这期间,阿纳托利娶了戈丽娅巴尔巴申娜,然后去了符拉迪沃斯托克自己的哥哥叶夫根尼那里。年3月23日,他到了符拉迪沃斯托克,在地质调查局找到了一份制图员的工作。年他考入远东大学中国部。热尼亚年考入学院的地质调查部。
年轻夫妇决定搬到俄国去。加之年日本占领了哈尔滨和整个中国东北,结果,在当时的条件下铁路已经无法正常运营。从学院毕业后,对他们来说可能会没有工作可干。很快,戈丽娅也去了丈夫那里。他们虽然出生在哈尔滨,但认为自己是苏维埃俄国的公民,他们把自己的未来、自己所有的期望都寄托于苏维埃俄国。斯柳萨列夫家只有吉洪伊万诺维奇、普拉斯科维娅德米特里耶夫娜和米哈伊尔仍留在哈尔滨。他们是在年去了俄国的科兹洛夫市的。年,伊林卡从中学毕业后,奥古斯塔阿列克谢耶夫娜和她去了符拉迪沃斯托克。伊林卡被分到货物车厢,那里面装满了家具和家庭物品。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梅利尼科夫在年去日本前给奥古斯塔阿列克谢耶夫娜就她在领事馆的工作写了一封评鉴书。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梅利尼科夫走后,奥古斯塔阿列克谢耶夫娜在米哈伊尔斯拉乌茨基总领事那里工作到年7月。
根据互联网上的资料,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和他的妻子尼娜依希多罗夫娜梅利尼科娃-古科夫斯卡雅的命运是悲剧性的。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年被枪毙,尼娜依希多罗夫娜被镇压,后来被彻底平反。尼娜依希多罗夫娜是位俄语及俄罗斯文学教师、教育人民委员部的员工、党的工作人员,也是位普通的退休老人。年她以91岁高龄过世,安葬在莫斯科新圣女公墓,墓号为4-44-10。他们在莫斯科最后的住所在赫洛姆内死巷2/6号的一栋拐角的六层楼里。
纳塔利娅依希多罗夫娜古科夫斯卡雅(也就是尼娜依希多罗夫娜的妹妹)嫁给了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加里宁(-,苏联国务及党的活动家。--译注)的儿子亚历山大。纳塔利娅生于年3月12日。从年到年为工农红军司令部侦察局的工作人员,后来又在检察院工作。他们有个女儿瓦列里娅亚历山大罗夫娜加里宁娜(-),是位生物学家。尼娜依希多罗夫娜和纳塔利娅依希多罗夫娜,还有她们的妈妈古科夫斯卡雅阿加皮娅米哈伊洛夫娜(-),以及瓦列里娅亚历山大罗夫娜加里宁娜都葬在莫斯科新圣女公墓第4-44-10号。
苏联驻哈尔滨总领事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梅利尼科夫的女儿艾维林娜鲍里索夫娜梅利尼科娃年是法学博士、苏联全苏检察学院高级研究员。曾住在莫斯科列宁大街85号室。纳塔利娅鲍里索夫娜梅利尼科娃(嫁给了扎拉托夫),是《科学》出版社的编辑主任,育有一子,名叫鲍里斯。
玛格丽特的丈夫、苏联驻哈尔滨总领事的司机别佳是年年底去的符拉迪沃斯托克。他在边境被逮捕,但没能证明他有罪,未经法庭审判和调查便把他发配到托木斯克州科尔巴舍沃村。玛格丽特对此一无所知,过了段时间,她也去了符拉迪沃斯托克,家具留给了妈妈和伊林卡。别佳没有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火车站迎接她,于是她就径直去找了戈丽娅和阿纳托利。他们告告诉她彼得被捕的消息。玛格丽特乘轮船去彼得所在的科尔巴舍沃。有一队共青团员和她在同一艘船上。这些人是在旅行途中相识、交往的。玛格丽特的小手袋和寄存行李的回执就压在她的枕头底下。共青团员们先于玛格丽特下船,玛格丽特送他们下船,在甲板上向他们挥手的时候,才发现他们手里拎着自己的几个箱子。她迅速奔去寄存处,要弄清楚自己的物品在哪里。寄存处的人对她说,那些人出示了回执,箱子就交给他们了。玛格丽特就这么两手空空地到了别佳生活的地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